中国古代,通过科举考试涌现出数百万举人和10余万进士。在这个庞大读书人队伍的顶峰,站着寥寥数百名状元。
可以说,状元是古代读书人所能够得到的最高奖赏。
数据显示,从622年第一名状元孙伏伽开始,到1904年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为止,在这1283年间,中国总共产生了777名(一说654名)状元。这些状元们一举成名天下知,踌躇满志地进入仕途,在宦海里沉浮不定地过完一生。其佼佼者,如贺知章、王维、柳公权、张孝祥、文天祥、胡广、杨慎、翁同龢、张謇等,在青史留名,流传至今。更多的状元则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没有较大作为,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那么,中国哪个县走出状元最多呢?
答案是休宁县。
休宁县是安徽省黄山市的一个下辖县。从地图上看,休宁县地处安徽省最南端,与江西省和浙江省接壤。休宁县自古以来就是交通枢纽重地,气势磅礴,藏龙卧虎。这里有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被乾隆皇帝誉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的齐云山,有率水和横江两条河流从两侧穿行而过,源源不断地向东流去,融汇入著名的钱塘江。这里有高高耸立的巽峰塔、丁峰塔、古城塔、富琅塔,为这块古老的大地增添几分人文色彩。
当然,让休宁县人最骄傲的还是从这片土地上走出了19名状元,位居全国第一,被称为“中国第一状元县”。
一个县走出19个状元,这是什么概念呢?前面说过,中国在1283年间产生了777名状元,全国有1636个县,每个县只能分到约1/2的状元。而休宁一个县就分了19个状元,还让其他县怎么活?更何况,休宁县面积只有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0多万,经济也不发达。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只有87亿元,还赶不到沿海地区一个村。
休宁县有意识地打造“状元文化”。他们在县城中心地带修建了一个高规格的状元广场,还专门建立了一个“中国状元博物馆”,翔实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以及休宁县走出19个状元。
在19名休宁县状元中,比较有名的有明朝开国功臣朱升,即向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的那位;有清朝大儒戴震,戴震是《四库全书》纂修官,虽然在会试中落第,但仍被乾隆皇帝允许参加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有明朝数学家、珠算大师程大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如此评价:“在明代数学家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程大位”;有清朝著名画家汪士慎,他是“扬州八怪”之一;有清朝戏剧家汪廷讷,著有杂剧《广陵月》、传奇《环翠堂乐府》等……
在状元张灯结彩、光鲜夺目的背后,也有一些令人喟叹的故事。
1718年,休宁县举人汪应铨高中状元,名噪一时。汪应铨当年40多岁,已经婚配。不过,怀着“郎才女貌”梦想的妙龄女子还是纷至沓来,主动提亲,愿意为妾。其中,一位居住在京城的陆小姐,深受才子佳人剧的影响,一再央求家人前来提亲。汪应铨便同意了这门婚事。
在古代,未婚夫妻在洞房花烛夜之前,是不能见面的。在没有发明照相机之前,他们也没有相片作为参考。所以,入洞房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当汪应铨把蒙在陆小姐头上的红盖头取下后,陆小姐惊呆了——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相貌奇丑、肥硕健壮的中年男人,醉醺醺地看着自己。
当晚,陆小姐就悬梁自尽了。后来,有人据此写了一幅对联:“国色太娇难作妾,状元虽好却非郎。”
【参考资料:《休宁概况》《随园诗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