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跳一跳》在小游戏平台上线,“微信小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内容形式已经走过了近5年的时间。
9月23日,微信小游戏在厦门举办了一场小游戏开发者大会,主题为“让创造产生价值”。巧合的是,在大会开始的前几天,小游戏《羊了个羊》在社交平台上爆火,在掀起全民热潮的同时,也引发了更多人对“超休闲游戏”这一内容形式的讨论与争议。
其实作为承载这类游戏的主要平台,微信小游戏每年都会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开发者分享会,聚焦最新的研发技术、商业模式以及开发者经验分享。
可能在传统玩家眼里,《跳一跳》们只是用来推广小游戏功能却偶然爆火的作品,但在这5年里,无论是小游戏的品类、用户规模,还是平台的宣发模式、商业价值一直都有相对稳定的增长。
从历史、仙侠到科幻、二次元,重度小游戏涵盖了多种差异化题材
从内容简单的休闲类游戏到更多玩法复杂的品类,这几年小游戏领域出现过大量类型玩法各异的作品。
除了偶然出圈的轻度休闲类外,不少开发者也正在探索不同形式、题材的新作品,随之也带来了小游戏在技术、商业等层面上的革新,在本次大会上,开发者与讲师们就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与心得。
技术力提升为游戏体验带来的优化
在技术层面上, 微信公开课的讲师章俊坤就从引擎适配、运行性能、画面渲染以及测试等多个角度介绍了平台方对于游戏开发者的支持。
为了扩大受众和降低门槛,许多手游开发者正在考虑将自身的产品移植到小游戏平台,而小游戏“点击即玩”的特性虽降低了玩家的进入门槛,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随时进入”也意味着玩家能“随时退出”,根据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小游戏启动后5秒内的用户流失率高达80%。
因此,如何尽快将游戏的核心部分呈现给玩家,是开发者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能实现这一需求,微信小游戏平台会通过封面图插件快速渲染游戏首帧,通过首帧的提前迅速进入游戏Loading界面,再将完整资源拆分成多个包体以增加画面的渲染速度,进一步缩短用户启动游戏的时间。
而除了启动时间外,小游戏的运行性能也是平台方着重关注的方面。
这几年诸如《穿越火线》《天龙八部》《我叫MT2》这样的传统手游纷纷在小游戏平台推出了对应的小游戏版本,这些FPS、MMO虽然给原本种类单一的小游戏带来了更多选择,但无疑也增大了平台的运行压力。
过去小游戏在iOS平台上的运行体验一直饱受诟病,在运行重度游戏时往往伴随着发热、卡顿等问题。这次章俊坤则介绍了平台所做的“高性能模式”,针对小游戏的框架和逻辑层进行优化,在解决了发热问题后,还将游戏在低端机上的流畅度由原先的30帧提升到了45帧。
而通过官方公布的“Unity快适配”方案,开发者不仅可以使用特殊转换工具将原本在Unity上制作的产品一键转换成微信小游戏,还可为游戏容量做进一步的“瘦身”。
像原本缓存占用超过1G的Unity游戏在经过代码和包体层面的优化后,可大幅降低编译、纹理和音频所需要的缓存,从而在启动速度与流畅度上做进一步的提升。
大会上,《我叫MT2》的制作人刘军就分享了他的案例,为了能让游戏更加“轻度化”并适配小游戏平台,去年7月立项后,团队便开始了包括代码分包、性能优化、纹理压缩等一系列工作,最终让游戏的用户留存提高15%,付费率提高了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