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古代的时候蔬菜种子是从哪里来(古代蔬菜种子是哪个人从国外运来)

来源:原点资讯(m.360kss.com)时间:2022-10-31 18:25:38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古代人吃的蔬菜和我们今天吃的一样吗?我们挑选种植的蔬菜,仅仅依靠味觉来选择吗?为什么中国人如此热爱种菜?“种菜”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人的“种族天赋”,进而影响我们每日的生活?

7月23日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直播间,我们联合“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将一连串关于蔬菜的提问抛给了“植物科普达人”史军。

原来,爱种菜的中国人,也在被我们所种的蔬菜改变着。下文是对直播分享内容所做的整理。

分享嘉宾

古代的时候蔬菜种子是从哪里来,古代蔬菜种子是哪个人从国外运来(1)

史军

知名植物科普人士、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博士

《蔬菜史话》等科普畅销书作者

我在写上一本书《水果史话》时发现,与蔬菜相比,中国人从古至今似乎对水果不是特别在意。我们从蔬菜和水果中获取的主要营养成分(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其实是类似的,但中国人自发展农业开始沿袭下来了良好的种菜传统,水果种植却被放置在一边。我就好奇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种菜、执着于种菜?为什么种菜会成为中国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便是《蔬菜史话》这本书所围绕的核心问题。

我是一个植物学工作者,上学时对历史这门学科有误解,以为历史就是重大事件的记事年表。但后来我发现人类历史其实是一本大书,与我们的生活环境紧紧捆绑在一起。这是我读完《枪炮、病菌与钢铁》的感受,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其实是交融在一起的,从历史的视角看植物你会发现,植物的某些特性会影响到人类的行为,甚至是人类历史的走向。写《蔬菜史话》,是我去重新认识历史、重新认知植物和人类关系的契机。

古代的时候蔬菜种子是从哪里来,古代蔬菜种子是哪个人从国外运来(2)

《蔬菜史话》

作者:史军

出版社: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 中信出版集团

古人的餐桌

夏商周时期的蔬菜好吃吗?

追溯中国人的餐桌历史你会发现,夏商周时期的人们并没有开始种植蔬菜,而是采摘野菜作为营养的补充来源。

当时人们还处于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人使用的是木制的农具,生产效率很低。虽然当时已经掌握了冶炼青铜的技术,但由于中国铜的储量有限、开采困难,要将青铜大规模应用于农业是很难的事情。生产效率不高,主要粮食的产量肯定不够,好在当时地广人稀,人们可以到自然界中直接采摘野菜。

你若问当时餐桌上野菜的味道如何?毫无疑问,不好吃。

植物并非为了满足人类的口腹之欲而存在,它们要开花结果繁育后代,这个过程多数时候并不想受到动物的打扰(需要动物协助授粉、传播种子是另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植物会储备防御性的化学物质:比如说一些吃了会中毒的化学碱,这些通常有苦味;再比如一些有涩味的单宁物质,吃了会影响消化系统。古代人采摘野菜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神农为何尝百草,就是为了把不能吃的剔除出去。

到此我们不得不提两种古人常吃的野菜,一种叫“繁”,一种叫“堇”。“繁”今天我们比较常见的有繁缕,也就是鹅肠菜。“堇”在早春时节比较常见,北方有紫花地丁、早开堇菜,南方有犁头草。这些菜味道甜吗?不甜。好吃吗?不好吃。口感好吗?不好,不柔软。那古人为什么要吃它们呢?因为它们好识别,不会中毒。它们的花朵都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识别。

至于当时的人们怎么烹饪野菜,使用的是我们今天也在用的方法——焯水。有时候人们也会把草木灰加到水里一起煮,这样做是为了彻底解决野菜里毒素的问题。经过这样的操作,你觉得他们的菜会好吃吗?

种菜的开端

小农经济模式下获取营养的途径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蔬菜开始成为人们的种植对象。而要回答“中国人为什么爱种菜”这个问题,就要回到中国古代核心的经济模式——小农经济,即封建生产关系之下,各家各户作为小生产单元进行生产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人们需要的食物乃至衣物都需要自己生产。此时人们在市场上通常购买两种物品——盐和铁制农具。

古代的时候蔬菜种子是从哪里来,古代蔬菜种子是哪个人从国外运来(3)

《御制耕织图》。图中表现了耕地和浸种(农业种植的一项流程,可促使种子发芽)的过程。

小农经济模式在战国末期得到了强化,尤其在商鞅变法时期进一步实现了制度化,社会重农抑商,鼓励人们建立小型生产单元去开垦土地。一个家庭中,如果成年男子过多,又没有分家的话,会增加这一户的赋税。这种生产方式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是有利的。而我们又需要维生素、膳食纤维,就需要通过种菜去获得。后来一些蔬菜能够脱颖而出成为“百菜之王”,供应期长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多种的蔬菜可以做成腌菜,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发展出了蔬菜腌制技术。

虽然食用水果也能够获得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但当时人们不知道该如何长时间保存水果,多种的水果也无法通过商品交换被消费掉。西方人重视水果种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为了酿酒,但是我们中国人走了另外一条获取酒精的道路——粮食。所以在小农经济模式下,蔬菜成为我们一个重要的营养来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把蔬菜看得那么重的主要原因。

各个时代的“百菜之王”

从秦汉到今天,

蔬菜承载着我们的历史记忆

历史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典型蔬菜,有些我们今天还在吃,有些则已经被我们抛弃。

秦汉时期直至唐代以前,中国人餐桌上最重要的蔬菜是“葵”。这里的“葵”可不是“向日葵”,向日葵是明朝时期才传入中国的。而它之所以被命名为“向日葵”,就是因为它的叶子和中国传统蔬菜“葵”非常相似。

古代的时候蔬菜种子是从哪里来,古代蔬菜种子是哪个人从国外运来(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古代怎么培育种子(古代稀有种植方法)

古代怎么培育种子(古代稀有种植方法)

茶园生态化建设模式,涵盖茶叶品种、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领域。秉承以人类为中心的理性生态伦理学思想,为复兴茶产业...

2022-10-31 18:15:51查看全文 >>

古代怎么在冬天种蔬菜的(冬季大棚种植什么最赚钱)

古代怎么在冬天种蔬菜的(冬季大棚种植什么最赚钱)

你敢相信吗?古人夏天不仅能用开水制冰,甚至还造出了“冰箱”,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远超现代人的想象。对于现代人来说拥有冰...

2022-10-31 18:53:44查看全文 >>

古代人如何培育水稻(古时候水稻的种植)

古代人如何培育水稻(古时候水稻的种植)

中国古代水稻栽培技术史2021年5月22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袁隆平解决了我国数亿人的吃饭问题。“...

2022-10-31 18:09:39查看全文 >>

关于一粒米的种植过程(一粒米种植全过程视频)

关于一粒米的种植过程(一粒米种植全过程视频)

把一粒种子埋在湿润的泥土里,接下来便交给时间。不要小看一颗小小的种子,一个绿色生命奇迹正在慢慢上演。见证着种子生根发芽的...

2022-10-31 18:34:44查看全文 >>

古代水稻是怎么弄成米的(古代水稻怎么变成大米的)

古代水稻是怎么弄成米的(古代水稻怎么变成大米的)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同庆,全国各地仿若同时迎来了“迟来的春节”,为了响应“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不少人在大快朵颐的同时...

2022-10-31 18:29:29查看全文 >>

古代的菜种子怎么来的(古人是怎么获得蔬菜种子)

古代的菜种子怎么来的(古人是怎么获得蔬菜种子)

黄瓜:原产地在印度西北部,后传入中亚和西域地区,《本草纲目》卷28菜部之三记载:“张骞使西域得种,故名胡瓜。”唐朝杜宝《...

2022-10-31 18:16:39查看全文 >>

以前古代人都是怎么种菜的(古代农民种菜怎么杀虫)

以前古代人都是怎么种菜的(古代农民种菜怎么杀虫)

白菜很常见,南北方都有。特别是以前的北方农村,冬天的菜主要就是这个,多数人家都有存放,冬天早一顿晚一顿。其实不止是现代人...

2022-10-31 18:50:02查看全文 >>

古代的种子种植(古代水稻种子种植)

古代的种子种植(古代水稻种子种植)

我国农村很多地方,都有一种农村本地熟知的俗语,叫做“做种”,在这种方言或文化习俗区域,是一种极其直白,不需附加任何解释,...

2022-10-31 18:56:42查看全文 >>

古代的大米怎么种植(古代一亩地能产多少大米)

古代的大米怎么种植(古代一亩地能产多少大米)

1、先秦时期的农作物先秦时期的农作物经历了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开始时,凡是可以吃饱而无毒的植物先民们都进行种植,随着人们...

2022-10-31 18:42:23查看全文 >>

胶东机场三期最新消息(胶东机场最新消息今天)

胶东机场三期最新消息(胶东机场最新消息今天)

据胶州广电官方微信报道,截至2020年5月31日下午17点,胶东街道仅用4天时间,圆满完成青岛胶东机场第三阶段搬迁安置村...

2022-10-31 18:55:48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