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野钓,选择钓位已经有很多技巧被钓友们分享,但是,真要照着挑选,一来难找,二来,就算找到了,也无法确定到底有没有鱼;
而我们出钓时间,往往是周末的某一天,出钓时间有限不说,等到耐心挑选到合适的钓位,估计已经到中午了,那么,我们只要牢记两点,那么挑选出来的钓位,基本上都差不到哪里;
1、水下暗草比较多的区域
既然是水下暗草,怎么才能看出来呢?老鸟看水色,新手可以借助工具,水下暗草越多,和周围的水色色差越明显;而新手则可以借助偏光镜来观察;
因为偏光镜可以过滤掉多余的反射光,透过偏光镜,颜色最深区域,必定是水下暗草最多的位置,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挑选这个职位呢?
因为大多数水下暗草,都是小杂鱼的栖息地,而往往也成为大体型鱼的觅食区域,加上暗草多的水域,便于躲藏、隐蔽,所以不仅藏匿小鱼的概率大,守钓大鱼,也是好选择;
2、无草就钓流速较缓的水域
河道、江河、河汊,因为流域长度,不可能所有近岸都有水草,水流湍急的区域,别说水草,淤泥都无法滞留,我们刻意的寻找水草多的区域,找到还好,找不到,也不可能一直去找;
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选择水流流速较缓、甚至是接近静水的区域了,那么这句话,理解起来可能有点费力,我们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水域最好是流动的,甚至是越湍急越好;
水域有流速,说明水域的整体溶氧不错,会形成稳定的生态链,简单点说,就是有大鱼存在的概率是非常大的;第二部分,就是在流水水域中,寻找水流缓慢,甚至是流速死角的区域;
而这样的位置,就是因为有流速差,会聚集着水中大量的漂浮物、浮游生物,而这种地势、地形,往往都很有特色,比如洄湾、凹凸、蜿蜒的近岸;
但是,到底适合不适合,其实只要观察这类地形的水面,到底干净不干净,如果很干净,那就果断换下一个,流速死角区域,有泡沫、有杂物,看上去不太干净,那就别犹豫,就这了;
3、近岸明显有钓鱼人痕迹的位置
近岸无草、岸线相对流畅,既无法观察达到水下暗草,也看不出近岸有明显阻碍水流的地形,那最后的绝招,就是沿着近岸找有钓鱼人痕迹的钓位;
当然,随着钓鱼人素质慢慢提高,观察起来也是越来越难,但是,只要是钓鱼人,还是会在近岸的钓位,留下些许蛛丝马迹,比如饵料包装袋,比较常见的是蚯蚓盒;
烟盒、火腿肠外皮、废、旧、断的竿稍、线组、浮漂,这些都是很明显的,当然,如果近岸被人清理过,找不到这些迹象,那只要观察近岸有没有水草倒伏
有明显被清理过,适合安放钓椅、钓台的小面积平地,只要有,那基本上就可以选择在此处下杆了;
钓鱼,尤其是钓大鲤大草,成就感比渔获本身重要,而之所以不建议在日间出钓,尤其是夏季的日间出钓,一则鱼不开口,别说大鱼,就连小鱼都很少给口;
二则,甭管用什么样的防晒工具,晒上一天,除了被晒黑,基本上也没有别的什么收获;而到了最后,就只有一个建议,不管钓没钓上鱼,走的时候,把垃圾和渔具一起带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