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吴妍丹
来源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先和大家说个小故事。
在以色列有两个著名的湖泊,加利利海和死海。它们相隔不远,并且有着共同的水源,约旦河。
两个生态环境本应相似的湖泊,却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光景象。
加利利海充满活力,它承接了水源,又输灌到下游。湖水清澈,水草摇动,鱼儿欢游;岸上树木青葱,鸟声鸣叫,附近居民依湖垂钓,安居乐业,一片勃勃生机。
而死海地处约旦大裂谷之中,地势低沉没有出口,湖水无法流通。随着湖水被蒸发,湖底留下的矿物质也越来越多,高浓度的盐分达到一般海水的8.6倍。这个咸水湖,无法养育任何生物,以致于寸草不生,连小鱼小虾都看不到
同样的输入水源,但比起加利利海缺乏输出,导致死海失去了生命力。
其实,学习也一样。
吸收再多知识,但缺乏输出转化,成长轨道也就失去了出口,最终会让一个人停滞不前。
真正会学习的人,不仅源源不断输入知识,也会持续输出成果,让学习这条河流一直充满活力。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的学习河流呈“死海”状态呢?
01 缺乏思考和情感的学习机器10月23日,第14届国际校长联盟大会现场,马云说:
要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把每个孩子培养成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否则他们未来无法和机器去竞争,因为机器只有芯片,人类有伟大的心。
人和机器的区别,在于人类会思考、有情感。
失去思考和情感输出的能力,人会逐渐变成学习机器:单纯地摄入信息,而无法做到“为我所用” 和“自我影响”。
粥左罗老师说过一个故事,他有一个运营助理,一年可以读两百多本书,却被喷为“ 没用”。
读很多书,没有办法为己所用;学习写作技巧,却不动手码字;看几百篇文章,不会思辨信息的真伪和价值。就如一个机器,不断摄入、保存海量知识,让人脑成为一个数据库,却忘了去开发和使用,最后资源也会变成记忆垃圾。
知识吸收,内化后才会成为养料。
这份养料,滋养人的情感,通由情绪抒发。
比如,一个人脾气暴,爱骂人,少有耐心,是因为他不知道“ 发脾气是无能者的表现”。
有一天,他学习并接受了这个讯息,并且吸收内化,从而脾气越来越稳定,不再易于发怒,也明白凡事有因有果,做到了慎言慎行。
这就是输出,经由情绪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