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DP指标的意义:
(1)GDP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GDP与金融市场的表现都息息相关
(3)GDP也是中国经济不断壮大的最好体现
(4)GDP同时也曾经是官员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
2.GDP指标的不足与改进修正之处
GDP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或许有人认为, GDP只是一个宏观经济指标,描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离大家的日常生活很遥远。其实并不然,GDP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GDP反映的是经济增长的成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从支出的角度来说,只有生产的东西多了,大家才能消费,才有衣穿、有饭吃、有车开、有房住。衣食住行用,所有的消费都来自于生产的物品。
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每年生产的物资少,人民生活水平低;改革开放之后,物质生产极大丰富,居民生活显著改善,从解决温饱到奔向小康,这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
从收入的角度来看,GDP=工资 税收 折旧 盈利,GDP增长了,大家的工资才能上涨,企业的利润才能增加,政府税收才能增长,才能扩大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惠及民生的支出。从就业的角度看,GDP增长了,说明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增多,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有助于吸纳就业,最终国家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因此,不要认为GDP增速与老百姓的生活无关。市政设施的建设资金不是天下掉下来的,公立教育的改善资金不是上面想拨款就有的,工作好不好找不只是政府就业服务部门的事,加工资不是喊喊口号就能行的。当GDP增速快速下降的时候,我们常说经济不景气,会出现降薪、裁员,居民收入减少,生活水平提升困难,这也是为什么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我们的政府需要推出稳增长、保就业的政策,每年政府都要制定GDP增速目标的原因。
GDP与金融市场的表现息息相关GDP是经济表现和经济周期的重要衡量指标,因而对于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影响重大。
从GDP名义同比增速和中国股市的表现来看,在大部分时间,GDP名义同比增速和股市涨跌呈正相关关系。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在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GDP名义增速呈现出下行趋势,但股市一路猛涨。主要原因包括:当时市场炒作“中国梦”、改革开放、“互联网 ”、“一带一路”等概念;官媒也推波助澜,提出“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等观点,为股市牛市背书,“国家牛市”的氛围浓重;央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泛滥,场外配资、加杠杆兴起,助推了股市泡沫。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导致当时股市的走势脱离了经济基本面。但“出来混总要还的”,股市无视经济基本面的非理性上涨在2015年6月戛然而止,出现*,此后走势又与经济表现趋于一致。
根据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市场的表现与经济冷暖高度相关。因此,随着中国股票市场不断成熟和完善,股市将会更有效地反映经济运行的情况,经济基本面对股市的重要性将不断提高。
从GDP名义同比增速和中国债券市场的表现来看,二者在趋势上基本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但幅度并不一致。
2002年以来的国债收益率走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2008年之前:通胀走势主导利率走势,猪周期主导通胀周期;
- 2009-2012年:“通胀 增长”走势主导利率走势;
- 2013年至今:融资需求主导利率走势。
利率主导因素的变化和演绎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资本市场发展阶段、融资方式的转变。
GDP是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壮大、占世界增长贡献不断提升的体现从政府宏观调控的角度看,政府需要掌握GDP的数据,进而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制定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因此GDP数据是国家管理经济、做出决策的基础,就像医生开药方之前,先要看病人的各项检查数据。
从国家发展的角度看,GDP及其增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趋势的综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