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条河流,一片茂林,能穿越时间。河流柔软又坚定地朝向某个终点奔涌,它所经过的土地,水草丰茂,森林繁盛,向上看,有翱翔的鹰往更高远处飞过。
在青岛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张凤瑛心里,好的教育是由一条大河所滋养的茂林,不同的生命个体在其间自主生长,相互依存,相互赋能,相互成就,每一个生命都可以找寻到其意义和价值。
森林、河水、种子和飞鸟
1979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毕业生,张凤瑛刚满20岁。在那个光影斑驳的初秋,张凤瑛乘坐着摇摇晃晃的绿皮火车,伴随着一路轰鸣声,驶向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伊图里河车站,赶上每天仅一趟的林厂公交车,进入大兴安岭腹地的伊图里河林业机械厂子弟学校任教。
这一年,年轻的党员张凤瑛成为了一名物理老师。
蒙语里的伊图里河是“一条清澈透明、水平如镜的大河”。在伊图里河的两年,时光以一种积极浪漫的姿态,将那里悠长的河流和蔓延的森林一起印在了张凤瑛的记忆深处。
在那里,能听见大自然的很多声音,听到满山参天大树被风吹过的沙沙声,听到小河流水的哗哗声,听到务林人进山采伐的号子声……
“老师们和机械厂职工住同一个大院,下班后的人们热气腾腾的切菜、做饭、织毛衣、唱红歌,处处充满了生活气息。”与机械厂的职工不同,张凤瑛在知识的大河里,找到了另一种“热气升腾”: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的青年教师讲课,她都会去听;一有空余,就大段大段背诵唐诗宋词;物理、数学、英语,各学科的课本都拿过来研究。
当地一名职工大姐在若干年后回忆起张凤瑛,仍能记得她眉毛弯弯,扎一条乌黑油亮的大辫子,整个人像伊图里河畔笔直的松枝,每一天都在长个儿。
1981年,22岁的张凤瑛调入内蒙古牙克石林业四中。从一名刻苦乐观的青年教师成为引领当地教育的校长,这次的扎根,张凤瑛用了16年。
大兴安岭的红松无论遇到寒冷、干旱,都能毅立向上。牙克石林业四中的同事至今还能回忆起张凤瑛带着不到一周岁的儿子,边听录音机边自学成人高考文科科目的场景。“从牙克石到哈尔滨考试,要坐12个小时的硬座火车。那年作文考试的题目是《论毅力》,这个题目太适合我作答了。”1988年,张凤瑛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学本科学习,随后边工作边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课程。在学习这件事上,张凤瑛从不给自己设限。
1997年,青岛人才引进政策让张凤瑛像一粒种子,飞出大兴安岭,落到胶东的土地上。从青岛二中的一名物理老师,到引入瞩目的岛城名校长,这一次的躬身入局,张凤瑛又用了18年。
2014年,张凤瑛收到了青岛大学附属中学的聘任函,成为这所民办学校的校长兼党总支*。这一次,张凤瑛如那条清澈透明、水平如镜的河,奔涌进这片新的土壤里。
越长越高的红杉,根与根相连
进入青大附中,张凤瑛首先关注的是学校的文化土壤。“假如土壤是板结的,就需要优化和改良,重建生态系统。”
从细节里,张凤瑛读出了一系列普通中学常出现的状况:授课教师、家庭、学生以追求中考成绩为单一目标,应试之风挥之不去;师生的课余时间多被学科的巩固、测验填充;教师间鲜有场景完成深度的探讨和协作;校园文化活动策划会上,创造力乏善可陈;除了日常教学,班主任的大量时间被家长意见牵扯……
没有图景的学校走不远。这就好比要培育出一片繁茂树林,只盯着一颗颗树木是不够的,一定要回到地面上来思考,从土壤开始找问题。
缺乏共识,就形不成向上的合力;没有对个体的赏识和尊重,就难以缔造出良好的关系;没有顺畅的机制,就不会有正反馈叠加的涌现。张凤瑛为教师们画下了这样一幅图景:教育是纯生态、去功利、致良知的,教育要用其丰富性去应对个体的多样性,承认不同、尊重差异,包容、悦纳每个生命个体,引领、帮助、促进每个生命的成长与进步。
形成了这个目标,就找到了组织进化的线索,接下来就是制定“导游图”了。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学校的根本目标是塑造人格,那么,就从“人”入手。而这其中,理解教师又是决定教育质量的核心角色。张凤瑛决心帮助老师们从时间中解放出来,在喧嚣中安静下来。
教师需要想象力,去想象我们所教的学生将来会走到哪里去?他的人生目标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带着他走到哪个台阶、哪个山顶、哪处风景?
上任伊始,张凤瑛邀请学校老师一起,共同制定出《教师队伍建设发展三年规划》,将学校的人才培育个性化、梯队化。施行“长板先行、短板增值、间隙无缝”的培养策略,让有能量的教师率先被看见,被认同,去领跑。
很快地,青大附中成立了青年教师成长团队,确立了《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提供明确的可操作的行为指导,使教师理解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帮助教师依靠专业能力确立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与作用,并以角色和专业行为对学校、同事、学生负责。学校随后树立的“启航、助航、领航”教师成长三航工程,给了老师们新一轮向上的拉力。
如果说,过去学校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用制度解决不了,用情感也解决不了,那么,问题往往在结构。张凤瑛铁了心要给到老师、学生更多自由空间,他们体验得更多,发展得更多,内化得更多,就更能形成好的教育教学。如何在学校当中营造良好的关系,放大社群的力量,建立更多自组织,让他们自行生长,是那个时候的张凤瑛每天思考最多的问题。
学校打破了以往以班级、学阶为单元的协作机制,形成纵向学阶衔接和横向学科综合,推行项目式管理,科技创新指导中心、艺术素养指导中心、体育健康指导中心、社会实践指导中心等八大中心遍地开花,在实战中,锻炼和培养老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系统思维、过程思维、全局思维。
一名好老师离不开学校、个人、学生、学生家庭各方面的共同塑造。每个学期末,青大附中的老师都会收集到来自学生、家庭、同事的他人评价,按照十八项指标进行民主投票,这些多方面的建议也让老师们从一开始的惴惴不安到后来的欣然接受,悄悄地改变并塑造着教师的专业行为,学校的满意度调查常年维持在97%以上,周边的师生关系和谐了,家校关系抵达了更高的效能,工作环境也就越来越融洽。
学校逐渐浓缩形成了“始于尊重、立于共生、达于和合”的十二字行为价值观,凝结出“成全”教育思想,形成“教天地之事,育生命自觉”的教育理念。通过保障教师待遇、权利使教师建立职业尊严,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建设成长型组织。
“校之心在顺人心,师之和在办实事。”除了塑造良好的专业协作关系,在生活中让教师们感到温暖也要具备十分诚意。张凤瑛从一个个小细节去帮助老师解决后顾之忧,比如,她观察到,很多为人父母的中青年教师,往往在送娃上学和带学生早读之间陷入两难,张凤瑛说服了学校餐厅,请他们开放面向教师家庭的经济早餐,老师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到校用早餐,节约时间和精力。这样的小问题解决了一个又一个,老师们的精神面貌也越来越积极。
就是这样,最大程度上保护老师,让老师能最大程度和孩子在一起,研究孩子的成长,研究每一天发生在他身边的教学。
在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层面,张凤瑛敢为天下先。2015年,青大附中已经开始了数字化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进行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在这期间,老师们的教技水平持续增强。不仅如此,学校邀请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外脑,常年跟踪,第一时间为师生们提供技术支持,解决技术难题。去年新冠疫情发生时,学校的技术平台承担了62位老师同时上直播课,线上授课保持了高水准,老师们很快地适应了疫情带来的变化。
有了这些,张凤瑛认为还不够。曾经滋养过她的莽莽林海启发着她:红杉的成长,必定是一大片红杉林。它们一株接着一株,根与根密密相连,最大的风,也无法摇动它们。
学校“红杉奖”是设立给教师们的专项荣誉,年级与年级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项目与项目之间,针对实际问题展开协作研究,在实战中探讨,从教、学、研、思四个方面解决问题,给老师以职业认同和幸福感。
以“问题”为驱动,以解决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为目标,按照教师的行为脉络组织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从而调动起一切可能的资源与方式,实现自我与他人的成长。骨干教师先行课、新教师亮相课、同课异构、德育精品课、优质课、示范课和研讨课,层层叠叠,生成了区域范围内的样本课程和典型案例,获得多项殊荣。
张凤瑛始终相信,学校行为的根本意义,不是培养、引进甚至留住名师,而是让土壤变得适合每一位教师生长,让每一位生长着的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目标盯住事,标准带动人,任务含责权,评价多阶梯。”青大附中建立起一支有内驱力、研究力、精神力、进取力、抗挫力、品格力的高效师资团队。此时的学校,群山林立,群鸟各得其所;山山串联,生态功能日趋完整。
给山鹰飞往远山的信念
张凤瑛的办公室里陈列的都是与学生们的合影。随便看向哪一张,她都能如数家珍:“这名同学叫宋佳霖,在校时担任校模联秘书长,小伙子是头脑奥林匹克欧锦赛冠军;朱嘉诚,是位‘小作家’,他写得《燕子》、《麦岛赋》我都认真读过;小姑娘叫孙晓畅,信息学奥赛拿回了一等奖;这是尉巍,曾在维也纳的舒伯特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中获奖,比赛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初三时去海外读音乐院校,出国前特意来和我拥抱、道别。看着孩子们一个个离开,飞往更远的地方,有些不舍,却也充满幸福感。”
基础教育就是要打基础,“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初中三年,一旦能帮助孩子找到天赋和兴趣所在,他们就会展现出大人难以相信的成长质量和自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