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
来自哪里
为何会产生忧虑
我又该怎么样处理呢?你是不是经常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学习: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其实,忧虑是我们身体里一种很复杂的情绪,是痛苦、愤怒、焦虑、悲哀、羞愧、冷漠等情绪复合的结果。它是一种广泛的负面情绪,又是一种特殊的正常情绪;忧虑超过了正常界限就会变为抑郁症,成为病态心理。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不同,因此,忧虑有时间长短、程度强弱之分。一般来讲,性格内向、心胸狭窄、任性固执、多愁善感、孤僻离群的人多带有忧虑倾向。
忧虑的核心表现就是郁郁寡欢,这样的人常常会莫名其妙地焦虑不安、苦闷伤感。如果再遇上环境刺激,就犹如“火上浇油”,进一步激发并加重忧愁和烦恼。其实,忧虑是一种极为被动的感情,不仅不能缓解心中的痛苦,仅有的用处便是伤害自己、折磨自己。它就像一个不断扩大的肿瘤,挤压着生活中的快乐神经,使人们失去欢笑,整日愁容。更有甚者,因为放不下心中的怨与虑,将报复作为生存下去的唯一信念,最终只能香消玉殒,为怨恨陪葬。《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属于这类带有忧虑情绪的人。林黛玉有着能让“落花满地鸟惊飞”的美貌,而这样一个融古往今来之秀美,集仙界凡间之灵慧的标致人物,最后却因郁郁寡欢败给薛宝钗,丢了自己的大好姻缘,含恨魂归离恨天。
忧虑的而另一种表现:有的人总觉得“生不逢时”,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于是抱怨生活对自己不公平,觉得一切都不顺心、不满意;有的人将个人的利害关系、荣辱得失看得太重,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整日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杞人忧天,以致造成心理疲劳,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的人甚至“庸人自扰”,整日忐忑不安,自寻烦恼。
对于这些负面情绪,我们要顺其自然,心中不存一分在意,那么心胸自然会宽广无私。心胸宽广则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纷争,慰藉心灵。无论是为了个人的身心健康,还是为了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争取到发展的机会,都应以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世。只有时刻保持宽广的胸怀,心存一份豁达,才能放下怨恨,重拾笑颜;才能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共同进步。也许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心中的豁达减少忧虑,就能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要想得长远一些。但有些事想得太远,就会造成太多的压力,烦恼也会随之而来,因此,我们要学会静心,不牵挂那些不该牵挂的事情,这样才能保持轻松快乐的心情。
科学家对人的忧虑进行了科学的量化、统计、分析,结果证明忧虑是毫无必要的。统计发现,40%的忧虑是关于未来的事情,30%的忧虑是关于过去的事情,22%的忧虑来自微不足道的事情,4%的忧虑来自我们改变不了的事实,剩下4%的忧虑来自那些我们正在做着的事情。
忧虑通常会使人心神不宁,进而精神失控。忧虑会使一个人老得更快,不仅会摧毁他的容貌,甚至会对其健康产生严重威胁。过度忧虑不可取。凡事退一步想,不要耿耿于怀。
当你忧心忡忡的时候,当你唉声叹气的时候,不妨把你的忧虑写下来,然后在科学家的分析中为自己的忧虑归类:它是属于40%的未来,30%的过去,22%的小事情,4%的无法改变的事实,还是剩下的那一个4%?
【文言俊语】
豁达是一种修养,也是衡量一个人层次高低的标准。正所谓“牢*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只有敞开胸怀,适时地安慰自己和劝导自己,采取积极正确的态度,问题总会得到解决,我们才不会被俗世尘埃所扰,才能安心地关注当下,保证身心的纯净。只有做到待人处世不胡乱猜忌,面对摩擦和误会能放下心中的愤恨,心胸宽广坦荡,不以世俗荣辱为念,不为世俗荣辱所累,不为凡尘琐事所扰,不为痛苦烦闷所惊,学会承受不可避免的事实,才能包容万物、容纳太虚,才能活得轻松潇洒、舒心自在。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王阳明讲,不要着一分意思。就是要开阔胸怀。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人生态度;是一种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智慧和淡定。天地何其广阔,拥有宽广的胸怀,我们便能在其中自由地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