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历朝仿古之风盛行,尤其清朝盛世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余年间是仿古瓷生产的极盛时代,对于官窑的仿造更是蔚然成风。
清仿官窑瓷盘
乾隆时期的仿官窑有两种制作方法,一是为模仿南宋官窑“紫口铁足”特征,特在胎中配入紫金土,使之呈现出官窑的效果。
例如下图这件印有“大清乾隆年制”印章的产品,这件瓷器是乾隆时期的官窑款式,仿的就是宋代的官窑。
它为了达到宋代官窑的细致,尤其是紫口铁足,就在胎里面加上,含有铁元素的一种瓷土。这种瓷土在它修足的地方是没有釉的,它的铁元素会从没有釉的地方渗透出来,就出现了铁足的效果。
清代仿官窑瓷片
另一种则是没有配置含铁量的瓷土,底部就不会出现这种铁足一样的感觉。例如下图这件仿官,就属于高岭土胎没有加上铁元素的配置,为了让它达到官窑的特点,就在口沿处和底部涂抹上酱釉,使之看起来像南宋的修内司官窑。
清代仿官窑瓷片
宋代官窑釉的玉质感是明清仿制者追求的目标,釉中气泡对官窑瓷釉的玉质感效果起了部分作用。
尽管清代仿官瓷器釉的元素组成与宋代官窑瓷器不同,烧成温度也有一定的提高,但釉玉质感的效果以及气泡的大小密度差别不大,这说明清代仿官瓷器的烧制者已经充分掌握了气泡对釉质感的作用,能在釉料改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烧制工艺来实现相同的釉的质感。
清代仿官窑瓷器非常突出,但与真正的宋代官窑相比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对比宋代官窑瓷器与明清仿官瓷器釉的纹片,发现宋代官窑瓷器釉的纹片普遍短而密,而清代仿官瓷器釉的纹片稀而长。除此以外,清代仿官瓷器较宋代官窑瓷器釉的纹片直,弯曲度小。
故宫博物院内的一件清雍正仿官釉琮式壁瓶,高24厘米,口径6—4.2厘米,足径8.7—5厘米。通体施灰青釉,釉面光亮并有大开片,瓶壁凸起,四组八卦纹,外底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款。官釉琮式瓶出现于宋代,是仿古之作。由此瓶可知,清雍正时期对宋代五大名窑的仿制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清雍正仿官釉琮式壁瓶
更多瓷器相关知识,点击下方李国刚《高古瓷鉴定系列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