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人万人‘吸’生腌”?
近日,潮汕美食生腌走红网络。
生腌
是以虾、蟹、血蛤、蚬、花甲等为主料,辅以蒜头、香菜、辣椒、酱油、白酒等腌制数小时后生吃的一类食物。
网络平台中,视频博主们用鲜活的海鲜,加上多种调料,用白酒低温浸泡后直接食用,并称之为“一口上头”,引得许多网友大胆跟风尝试。然而,网友们的评论却“爱憎分明”:一边是“味道比鲍鱼还鲜”“营养价值高”的赞美,一边是“寄生虫看了会点赞”的担忧和不解。
生腌在炎热的夏季究竟有什么魅力?
地道的生腌是否真如博主们所展示的做法那般简单?吃了之后会不会有生病就医的风险?生腌的营养价值比熟食高吗?记者为此做了调查采访。
↑ 各平台视频博主相关作品(网络截图)
潮汕生腌今夏走红全网
这个夏天,随着气温快速攀升,冰凉爽口的“夏日特供”生腌海鲜受到关注,从潮汕地区“出圈”进入大众视野。在视频平台上,多个博主自制生腌的视频作品播放量达到数百万,“生腌吃完到底会不会拉肚子”这一话题成为不少网红直播时的“流量密码”。
究其原因,潮汕美食店店主、潮汕人钟女士告诉记者:“生腌其实一年四季都有,但是夏季销量会特别好,因为生腌是放冰箱保存的,吃起来冰冰凉凉,特别解暑,而且它的味道是酸酸辣辣的,很开胃,非常适合夏季吃。”
“热腾腾的食物在夏季高温下不再那么具有吸引力,生腌凭借着冰凉、酸辣的口感被越来越多市民所接受,就像夏天喜欢吃凉拌菜一样。”汕头大学生物系教授张薄博分析称。
张薄博分析称,生腌类似鱼生,在潮汕本地人眼中,只有生腌才能最大程度保留海产品最原始的风味,其柔嫩鲜滑的口感是制熟后的海鲜所无法比拟的。加上部分外地网友的猎奇心理和自媒体时代的助推,生腌在一些美食博主的宣传下引发广泛关注。
不少网友在尝试过潮汕生腌后,认为其肉质细嫩、入口即化,和平时菜肴口感区别很大,让人越吃越想吃、越吃越上瘾。然而也有不少网友提出质疑,认为其不干净、会让人生病,“不太敢吃”“吃完要拉肚子”“要跟肝吸虫共存了”……
吃生腌后会不会有生病风险?
张薄博教授指出,吃生腌后会不会产生生病风险,主要取决于食材选择、制作过程、个人身体状况和肠道适应度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自水质优良海域的新鲜海产品用于制作生腌,且店铺卫生状况良好,则风险较低。如果是海滨城市的居民,常吃海鲜、鱼生之类的食品,适应性一般较好”。
同时,他提到,地道的生腌制作工序繁杂,处理较为仔细,酒制时间长,能较好地*灭寄生虫等有害微生物。制作过程中重要的*菌步骤是酒腌,但有实验表明,用酒精浸泡48小时,肝吸虫囊蚴依然可以存活。
此外,生腌中可能存在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沙门氏菌,进入人体则会导致腹泻、腹胀、呕吐、恶心,甚至出现严重的菌血症,拉肚子是其中最轻的症状。生腌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比如肝吸虫和异尖线虫,进入人体内寄生有可能危害肝、胆、消化道等部位。
“目前在市面上看到的生腌很多酒制时间短,且处理干净程度不一,无法保证有害微生物被*灭,食用后可能引起身体的不适反应。”张薄博教授指出。
营养学专家、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夏敏教授也指出,白酒并非消毒酒精,并不能短时间*死微生物,加上其他调料的稀释,浓度远远不足以*灭微生物。传统的生腌做法中会加入大蒜,很多人认为可以凭借大蒜*菌,而实际上大蒜中发挥抑菌作用的是大蒜素,在大蒜中的含量并不足以直接*灭其他食物中的微生物。高渗的调料、低温冷冻也仅仅是抑制微生物繁殖,并不能*灭微生物。
夏敏教授还提到,第一次尝试生腌的人大多会有“窜稀”的经历,这是因为未热加工的食物可能携带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弧菌等多种致病菌,这些细菌进入肠道轻则引起腹泻、腹痛,重则严重腹泻、发热、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死亡。
夏敏教授称,除了细菌,一些肠道病毒、寄生虫也令人生畏,肺吸虫、华支睾吸虫是生腌食品最常见的寄生虫,甲肝病毒则多见于毛蚶等贝类。一些来源于污染水域的海产品还可能携带较高水平的农药、兽药、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等。
“生腌作为一种美味,偶尔品尝即可,还是存在一定的食品卫生安全风险。”对于想要尝试生腌的网友,居住汕头的张薄博教授建议,一定要选海产品新鲜优质、制作过程干净讲究的店铺,同时不要空腹吃,生腌搭配白粥更佳。此外,海鲜带寒凉性质,酒制及辛辣的调料虽能减轻一定的寒性,但仍需根据体质慎重选择,体寒、脾胃虚弱者不宜食用。
↑ 新华社资料图
生腌的营养价值并不优于熟食
网友们对生腌“跃跃欲试”的部分原因,还在于“生腌营养价值高”的说法。那么,生腌的营养价值真的比熟食更高吗?长期吃生腌能锻炼肠道功能吗?
“实际上,虾蟹、贝类的营养成分以蛋白质、钙、锌及多种微量元素为主。”夏敏教授介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在高温下被改变,使得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而钙、锌和微量元素在高温下较为稳定,几乎不会因为高温烹调而损失。从加工方式来看,经过腌制的食物含有更多的盐、腌制时间较长的甚至会有亚硝酸盐产生。“综合来看,生腌的营养价值并不优于熟食。”
夏敏介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包括口腔的咀嚼、胃液分解蛋白质、胰液分解脂肪、淀粉酶分解淀粉等过程。动物性食品,尤其是海产品,含有较高的蛋白质,需要更多的胃蛋白酶来消化。尽管腌制的过程中,生腌食品会有部分蛋白质发生变性,却不如高温变性得彻底,反而更难消化,身体必须分泌更多的胃液才能将其消化完全,而过多的胃液会增加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损伤的风险。
夏敏还指出:“肠道的蠕动也是消化功能的一部分,膳食纤维、益生元等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改善肠道蠕动能力,而生腌食品中并没有足够的膳食纤维来发挥此类作用,因此并不能促进肠道功能的增强。”
生腌的流行源于其独特的制作方式与风味。“当然,如果卫生问题能保证,适当吃一些也未尝不可。”夏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