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历来是一些食品和菜肴的天然香料,我们小时候难得一尝的云片糕,里面稀稀疏疏地嵌着些桂花,香极了。但桂花特娇嫩,不耐贮藏,采下时间稍长,便变色变味,直至变质,白居易说荔枝是“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桂花则更短,二三日后若不加工腌制,便成废物了。十多年前,我为赠城里的朋友,曾专门去姚家埭买过两斤鲜桂花,刚从树上摘下来的,色如金,香扑鼻,放在房间里,浓香盈屋,令人不忍离开。次日下午到朋友家,取出时已呈咖啡色,闻一闻,香已大减。朋友是外行,以为桂花原是如此,双手捧起,闻了又闻,连声说:“真香,真香”,他哪里知道刚摘下时的桂花才真叫香哩!
所以,桂花采下后倘不及时卖掉,就得马上加工,腌起来。腌桂花,不是像腌肉、腌鱼那样用盐,而是用一种名为香橼的果子汁来浸泡。这香橼是一种比柚子略小、比橘子略大的柑橘,皮很厚,有些糙,味道的特点是香得发野,酸得出奇,闻到它的香,没有一个不想尝尝的,但一尝,没有一个不眼泪汪汪大皱眉头的,多数只能吃一瓤两瓤,极少有人能一下子吃尽整只的。但就是这香橼汁,却是用来腌桂花的最好材料,可惜这种果树现在已经极少,多数人连见也没见过。没有香橼,可用橘子代替,不过取量要多一些。腌桂花的方法极简单,将鲜桂花倒入一只敞口的瓮缸内,取来十来只香橼,将汁榨出,撒在桂花上,搅拌均匀,用广口瓶,最好是糖水罐头瓶分装,约莫一斤一瓶,拧紧瓶盖,可保持桂花数年不变色变味变质;考究一点的话,再用蜡浇灌盖缝,使其密封,那保质期更长。要用时,打开瓶盖来,顿时桂香盈室,驱之不去,细看,依旧色泽金黄,像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二十年前,石门姚家埭桂花村还没有进行旅游开发,但我久闻其名,作第一次赏桂之游,向一位老农讨了一些桂花,那时还不用买,归来后按照这方法制作了一瓶,藏于阴凉的角落里,后来将它遗忘了,前几年偶然搬移杂物,忽然发现了这瓶腌桂花,瓶上已积了厚厚的灰尘,黑不隆冬的,揩去尘垢,见瓶内桂花依然灿烂如金,非常惊奇,于是将它视为“古董”,重新藏好,只是我现在又想不起它藏于何处了,但可以肯定它还在家里。
桂花村现在开发为旅游胜地了,村内开设了多爿农家饭庄,这些饭庄都供应一道菜,其实是小食,最富农家特色,去的人不可不尝,那就是桂花炒年糕。年糕是用真正的糯米,在蒸笼里蒸熟,再在石臼里“杭育杭育”打出来的,桂花是自家庭院里树上长的,自已腌制的,都是道地的原材料,道地的传统制法,真正的绿色食物,完全的环保食品,不加任何添加剂。桂花炒年糕是装在农家喜欢用的白瓷大盘里的,热气蒸腾,尝一尝,味道又香又甜,口感又糯又软,比起那些市场上粗制滥造的机器打制的粳米年糕,真有天壤之别。客人倘若吃得不过瘾,还可以买回家,两元钱一包,用透明的薄膜纸包好的,非常实惠。我曾问过饭庄的老板娘生意如何,她的回答让我很吃惊,因为单单这零卖的桂花炒年糕,一年能赚几万多元。这让我真正感受到发展乡村旅游业对新农村经济建设有着多么大的影响和作用啊。倘若冬天去桂花村,还有杜搭酒,即家酿米酒,“桂花年糕杜搭酒,强盗来了勿松手”,这两样好东西,是最能体现农家风味的。
但是这纯天然、极生态的腌桂花现在还没有被推介出去,还没有成为村民赚钱的商品。这么多桂花,绝大部分仅仅被用来饱饱游人眼福,最后任凭其凋零枯萎,“零落成泥碾作尘”,怪可惜的啊!
来源:桐乡新闻网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