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青年网(吉宏伟)今天难得有半天清闲。路井镇史镇长打电话邀请采访报道以新民村为代表的“三变”改革。
2007年的时候,我在新民村做了半年包村干部。新民村在我的印象中是产业兴旺、人民勤劳、致富有方、不讲卫生。“新民村什么都好,就是不能在村里吃饭。”是当时路井镇机关干部对新民村的普遍认识。
记得初到新民村,正是春季植树造林的季节。村口的小学校门口是一大片荒地,在荒芜的草木和垃圾堆下,新生的野草萌发了点点绿色,巷道两旁到处都是柴堆、土堆、粪堆、垃圾堆,群众养殖的牛啊、猪啊、鸡啊在巷道、院落里逍遥地徜徉,大门口和庭院都不带扫的。噢,当时还没有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的提法,甚至都没有清洁工程的提法。只是田野里一切都井井有条,庄稼一丝不苟,在全镇乃至全县率先发展的红提葡萄摇曳着嫩绿的新叶,在春风中舞动,舞动着全村人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史镇长的电话,勾起了我对新民村淳朴民风的眷恋。这个全县最大的移民村,号称村民来自九省十八县。正是因为这种来源的复杂性,给了新民人最大的包容性。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包村干部,简单而繁琐的工作就得到他们最大的支持。因为是移民,条件好谁愿意背井离乡?赋予了新民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当时新民村首创的无籽西瓜套种棉花,效益喜人,新民人的收入可以说是领先全镇的。但只要是农闲,只要有零工,不论收入高低,他们都愿意干,从不眼高手低,这是保证小康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