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我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时候,而不是在毕业季发这篇文章?因为大雄的内容可能对你的决策会有一定的影响,毕竟现在你还有时间考虑!
前面是哪方?
先引用网络上的一段诗:
十年风雨寒窗苦,
一朝功成天之骄!
独木桥后几春秋,
踏破招聘市场!
知识爆炸,人才过剩,
就业渠道艰难。
天苍苍,野茫茫,何处展我抱负!
历经几多挫折,
面对现实残酷!
失落、无奈、成功、失败、痛苦、迷茫!
毕业是否等于失业?
即将到来的毕业季,毕业生该何去何从?
想必上面这段诗词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心声,对于刚刚跨过“独木桥”,只有一个目标的大学生们,一下子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难免会惊慌失措,不知所向。那么毕业了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其实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无非也就是以下几点:考研,公务员,企业,创业。
接下来小编就给广大的毕业生罗列一下,我们以上就业方式的利弊与建议,让大家更好的掌握自己的方向。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考研利
延缓就业压力,推迟就业期的到来;有些城市,有些学校能给研究所解决户口的问题提高自身学历,增强竞争力;
国家出台了新的研究所扩招政策,考研相对容易,能够拿到更高的文凭;学术上有创见,可以沿着这个方向一直努力,毕业后获得稳定的工作。
弊
研究生毕业后,毕业压力仍在,而且有了更为年轻的竞争者,压力越加沉重;
读研期间,不一定能学到对自身职业有用处的知识,白白浪费了积累经验的时间;研究会生扩招,会出现和大学扩招相同的结果——研究所学历贬值,也许毕业后只有一个选择——考博;
研究生毕业或博士毕业后年龄偏大,失去年龄优势,特别是女生,要面临更多的年龄歧视;
学术研究,层次越高,就业面越窄,毕业后,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此时却已无法放弃本专业。
建议
如果对某个专业,某种学问有无法遏制的热爱和相应的研究能力,要不浪费自己的爱好和天才,继续深造,终有一天会有建树。但如果考研只是为了规避和缓解就业压力,建议不要考研,研究生毕业后压力只增不减,而且会使你丧失积累经验的机会,试想,2、3年内,你将与多少机会失之交臂。
年龄有时候是一种优势,因为年轻,有犯错误的时候也会有改正错误的机会,一旦年纪大了才开始接触社会,这些机会就会相应减少。试想,一个二十几岁的大学生犯了错误,单位会念在他年纪小,给予原谅;但一个将近三十岁的人犯同样的错误,会让人诧异甚至认为不可原谅,善用年龄优势就是为自己留下余地。
铁饭碗真的好吗?
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利
稳定的收入和生活,有良好的保障;铁饭碗收入不是最高,但福利极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及相应的权限;职业轨迹确定,工作没有太大的浮动性;国家机构员工,本身带有荣誉性质。
弊
工作枯燥,忙起来极忙,闲起来极闲;考试没完没了,升职总与考试、考核挂钩;有些机关人际关系复杂,勾心斗角;收入稳定,但没有大幅提高的可能,只能保持平均水准;坐在清水衙门、没有晋升可能的人,很没成就感。
建议
有志从政的人、有权利*的人、真心想改变国计民生状况的人、想要一个稳定工作的人都可以选择考公务员,公务员这个工作,如果心境淡泊,没有野心,不失为不错的选择,能够保证安定的生活和充足的个人时间;如果想要升职,则要有长期奋斗(至少15年)的决心和高明的人际头脑,否则不容易出头。
私企利
能够发挥能力,发展空间较大;能够很快学到实用的知识;私企工作不单调,需要一职多能,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劳有所得,私企老板会按照你的贡献决定你的待遇,形成良性循环;自由性大,升职、积累经验相对更快,想跳槽也容易。
弊
风险较大,比如经济危机到来,私企一批批倒台;有的公司不能保证福利;企业人文环境参差不齐,有些极好,有些极差;竞争相对激烈,工作环境不稳定,下岗可能性大;有些制度不合理,吃亏也只能忍着。
建议
很多毕业生愿意选择私企,认为私企的门槛较低,更易积累经验。但是,不要形成“直接进入私企”的意识,私企的素质参差不齐,毕业生缺乏经验,很容易被第一份工作定型,错误的观念和不良的职场习惯会限制你的发展。同时,私企同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会束缚才能。对私企,应慎重考虑。
年轻就要醒着拼
创业利
不必为人打工,自己的事业自己做主;全方位锻炼人的能力;最大限度激发人的潜质;培养系统性的思维能力;创业成功的成就感无可取代。
弊
目前中国的创业环境并不健全,需要一笔较大开支,需要长远目光和周密规划;毕业生社会经验少,眼高手低,盲目乐观,容易碰壁,创业失败打击巨大。
建议
大学毕业生想要成功创业,不只需要远大的理想,还要有激情、行动力、领导能力、商业信用和超强的适应性,毕业生不论是心智、观察市场的眼光、领导气质都还有一定欠缺。想创业的人无需急于一时,进一家好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人脉,再辞职创业更为妥当,成功率也更高。
——“大雄话职场”,关注我!这里有你要的职场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