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趣狗在今年1月曾简单介绍过手机为啥越用越卡的原因,只是当时是以苹果降速门为切入点,并没有说透。今天,就让咱们聚焦Android手机领域,从硬件、系统和软件三个方面分析安卓手机为啥容易出现“越用越慢”的尴尬问题吧。
硬件端引起的降速
手机内部的处理器、内存和闪存等硬件单元都是通过不同类型的半导体和导体互联而成,长期使用就必然出现物理老化现象。
比如,无论手机采用的是eMMC5.1还是UFS2.1,但这些存储单元的本质还是NAND闪存,存在MLC和TLC混用的情况。其中,MLC的性能和可靠性由于TLC,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哪怕是MLC闪存也存在降速的问题(可参考电脑领域SSD的降速)。硬盘性能骤降,系统自然没有以前流畅了,这是所有电脑用户都懂的道理。
此外,还有很多硬件单元如果封装不好就会造成氧化现象,而手机不小心的磕碰跌落也有可能导致部分器件的损坏,虽然不影响使用但却容易引起相应的驱动以及上层服务工作异常,而触点老化也易导致手机能耗提升,发热后触发CPU降频而导致系统变慢。
还好,硬件端引起的降速卡顿问题属于极为小众的现象,而我们遭遇的绝大多数手机变慢,则都是系统和软件端引发的“悲剧”。
手机卡顿的“三宗罪”
很多手机配置相同,但流畅度却有着较大的差距。“卡顿感”则是手机不流畅的表现形式,而这一现象则可被细分为3个层面,导致它们变卡的原因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1层:启动器卡顿
除了谷歌自主品牌Nexus和Pixel以外,几乎所有的Android手机品牌(特别是国产手机)都不会采用原生的Android系统,而是主打类似MIUI、EMUI、Flyme、ColorOS、Smartisan OS等自主系统,并号称是由Android x.x版系统深度优化而来。
实际上,说它们是“系统”有失偏颇,它们都是在原生Android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比如精简谷歌服务、加入自家服务(如应用商店、云服务、邮箱)和第三方APP、广告等,并改变系统UI风格。行业内对它们有一个专属名词——启动器Laun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