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蚶]: 蚶有三吃法。用热水喷之,半熟去盖,加酒、秋油醉之;或用鸡汤滚熟,去盖入汤;或全去其盖,作羹亦可。但宜速起,迟则肉枯。蚶出奉化县,品在车螯、蛤蜊之上。
淸 袁枚《随园食单》水族无鳞单
袁枚的老家是杭州,钱塘江自杭州湾入东海,杭州吃的海鲜大多来自浙江宁波、温州、舟山,宁波有天一阁,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的,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 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 所以取名“天一阁”。宁波天一阁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藏书楼之一,与历代大学者、大文豪有着不解之缘,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袁枚等文化名人均曾登临天一阁,为其作文吟诗,倾诉仰慕之情。这些古诗词中,也提到了不少宁波特产。比如,奉化蚶子。唐元和四年(809年),朝廷令明州(宁波)贡淡菜、蚶各五斗。奉蚶每年都会千里迢迢送往京师长安。清余姚人杨积芳在《奉化贡蚶》一诗中云:“东海长安一线牵,百驿罢疲贡奉蚶。一骑黄尘天子笑,御厨捧出信海鲜。”今咱聊聊蚶子。
蚶,是我国著名食用贝类之一。宁波人爱吃蚶子。蚶子的种类很多,为蚶科动物魁蚶、泥蚶、毛蚶等蚶子的肉。常见的有毛蚶和泥蚶。市场有一种银蚶,个头小些,売呈圆形,壳表面纹路较细,泛银灰色,故叫银蚶。而毛蚶,个头较大,壳呈扇形,壳表面纹路较粗,而且长有棕褐色茸毛,故叫毛蚶。银蚶品质优于毛蚶,价格略高,市场供应也少。人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大多是毛蚶。壳薄肉厚,肉质肥嫩,异常鲜美,营养丰富。银蚶当属毛蚶同类,唯体型大小有别,较一元硬币稍小。口感上,银蚶要比毛蚶更鲜、更嫩,也更难调理。银蚶是价格很高的经济作物,对水质的要求相当高,现在许多地方都是筑塘引水养殖,比毛蚶要乾净许多。银蚶个小壳薄,绝对不是小毛蚶,毛蚶壳上有毛,银蚶没有。又名:泥蚶。它生长在中国沿海及东南亚各地近陆的浅海泥沙中,闽粤还有用人工种植的,养殖场称为“蚶。此外还有魁蚶、血蚶等品种。魁蚶,也叫赤贝(左边)为什么叫“魁”?因为大的有巴掌大。
血蚶(xuè hān),学名“泥蚶”。也称花蚶。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分布广泛,北到辽宁南至广东沿海都盛产这种贝类。海南人就称它为血蚶,广府人称它为“蛳蚶”,潮汕地区的人们则习惯单称为“蚶”。 拨开壳可以看见血一样的分泌液,一旦爱上就欲罢不能的口感,大概血蚶天生流着叛逆的“血液”吧。血蚶喜欢生活在软泥滩涂上,以壳后缘在滩涂表面形成水孔与外界相通。以硅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生殖季节一般在7~9月间。刚捞出来的血蚶全身都是泥,所以清洗血蛤这一步可是非常关键,吃的时候,干不干净,就看你洗的时候下多少功夫啦,洗净之后的血蚶,长得也是挺可爱的。外形象扇贝,表面有条纹,像古代建筑屋顶上那一片片可爱的小屋瓦。。血蚶可以用多种烹饪方式呈现,比如凉拌、生卤、白灼、炒、蒸、做汤羹等等。只要保证焯时不生不老即可。生腌血蚶,腌制时间控制在20小时以内,腌料掩盖浓腥。吃起来鲜而不腥,爽而清甜有些地方吃血蚶的蘸料也有讲究,用得最多的是芥末和姜末拌醋,醋里,则要有少许酱油。上桌之时,一个大盆,放着剥开的血蚶,左右各有一个小碟。因其汁水如血色,故名。又往往因其壳色白如雪,常讹为「雪蚶」。有一些地方没有血蚶产,未曾见过血蚶的人,初见时,看到掀开蚶壳鲜血淋漓在滴血。肯定认为它必味腥难食,因而不敢染指,及至他吃了一两颗之后,这才点头称善,更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