鲥鱼是中国传统淡水鱼中的典型代表,被誉为“鱼中之王”,在江南地区自古就是朝廷的上等贡品。鲥鱼和长江刀鱼、河豚一起被称为“长江三鲜”,享誉海内外。
在国内,在长江流域出产的鲥鱼最负盛名,历史产量也最高。除了长江以外,钱塘江和珠江也曾是野生鲥鱼的主产区,分别以富春江鲥鱼和西江鲥鱼为代表。这三大产区的鲥鱼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是不可多得的水产珍品,备受市场好评。
鲥鱼
时至今日,三大水系中的野生鲥鱼无一幸免,全部都已不见踪迹。其中,钱塘江鲥鱼在1970年就已经难觅踪迹,长江鲥鱼在90年代销声匿迹,珠江鲥鱼在本世纪初走向绝境。鲥鱼的生存危机引起了国内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人工繁殖迫在眉睫,一场与时间的拉力赛就此展开。
“殊途同归”的三江鲥鱼鲥鱼主要分布在中国近海,从渤海到南海均有野生种群的分布,与这些海域相通的内陆河流则是鲥鱼的重要产卵场。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鲥鱼每年洄游时都会形成壮观的鱼汛,渔民们早已在鱼群繁殖的必经之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最辉煌的时候,仅仅是赣江的一个鲥鱼产卵场就有20000多条发育成熟的鲥鱼亲本,规格在2~4公斤左右,当地渔民很轻松就能获得相当可观的渔获。
鲥鱼
长江水产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在70年代鲥鱼的捕捞产量一度高达1574吨,从1979年开始,鲥鱼的捕捞量逐渐下滑,80年代维持在12~192吨之间。从1986年开始,种群数量最多的长江鲥鱼已经无法形成鱼汛,此时的钱塘江鲥鱼已经绝迹多年,珠江的鲥鱼勉强还能维持一定产量。
正常情况下,一条雄性鲥鱼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才能发育成熟,雌鱼则需要4年。因此,亲鱼一旦遭到过度捕捞,种群规模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再度恢复。而无论是在长江、钱塘江还是珠江,鲥鱼的过度捕捞现象都非常普遍,很多渔民无论大鱼小鱼都一网打尽,野生资源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退。
长江渔民在汛期捕鱼
比如在珠江口,当地渔民历来都有专门的作业方式:用小网目编织成400~500米的“滩边罟”。在涨潮时,鲥鱼的幼鱼和其他小型鱼类均被大量活捉,更要命的是,这种作业方式每年可实施100多次,幼鱼的损失量超过13万尾,严重影响珠江鲥鱼后代群体的补充,导致资源急剧衰退。
在江西九江的湖口县,很多渔民也同样用密网捕鱼,当地在一年内捕捞的鲥鱼苗重量曾多达7.74吨;在江苏靖江的一个水产收购站,3公分左右的鲥鱼苗就曾收购了22.7吨。这些珍贵的鱼苗资源对渔民而言并没有太大的经济价值,几乎都是盲目捕捞而开出的“生态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