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添加辅食了,是不是各种懵?除了不知道都能吃什么、具体如何添加这些问题外,还纠结:要不要给宝宝吃盐、吃油?
其实,关于盐和油的添加,家长们需要记住一个总原则:少盐却不能少油。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指南建议:
7-12个月宝宝,油每天不超过10克,食用盐“不建议额外添加”;
13-24个月宝宝,油每天5-15克,食用盐建议量是每天0-1.5克。
从指南的建议可以看出,一岁内的宝宝基本不让加盐,即使过了一岁,也只加很少一点。
但在具体带娃过程中,尤其是老人帮忙一起带孩子,却认为“孩子不吃盐怎么能行,不吃盐身体没劲,不吃盐不爱喝水”,坚决认为给宝宝做辅食应该加盐,吃起来也美味。
其实,老人这样的看法还真掉坑了!
宝宝在添加辅食之前,没吃过母乳或婴儿配方奶以外的其他食物,刚添加食物时,即使是食物本身的味道,也会让宝宝觉得很新鲜、很好吃。所以,不会存在“不加盐不好吃”的情况。
另外,如果给小婴儿过早的摄入过多的盐分,会增加孩子的肾脏负担,影响身体健康,为以后的健康也埋下隐患。
但是,我们给宝宝买婴儿米粉、婴儿面条或其他零食可能也发现了,在成分表上都会有 “钠”。
别慌!这里有“钠”,并不是在辅食中额外添加了盐,而是食材本身含有“钠”成分。
对于一岁内的宝宝来说,食材中的“钠”(主要是动物性食物,比如鸡蛋、瘦肉、海虾等),再加上从母乳中获得的钠,可以达到7-12个月宝宝钠的适宜摄入量(AI)350mg/天。
若再额外在辅食中加盐,就会对他的健康发育有影响啦。因此指南也是建议,在一岁后,才开始少量添加食用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