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留言说
有一天,孩子晚上快十一点还在闹腾,
说好讲完一个故事就睡觉,讲完耍赖又要讲一个,
在床上跳来跳去,想着还有衣服没洗、厨房得收拾,
火气一上来,揍了孩子一顿,孩子半夜做梦还哭泣了几声。。。
问怎么办?
回答前,我们先了解一下:
情绪和理性思考的大脑运行机制。
情绪,对的人的生存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远古年代,出现危险动物,
为了生存,人类演变出害怕、拔腿就跑的身体反应。
现今,关乎生存危险的事情已非常少,
但这个激发机制还是被保存下来。
这个运算机制叫“I型信息处理”回路;特点是反应快、
一被激发,人的理性思考就会宕机。
另一种叫“II型信息处理”,即理性思考能力,
叫理性脑,通常由大脑前额叶工作,要通过思考
起反应。
孩子18岁前,负责情绪激发的皮层下结构发育
较早,而负责讲道理的前额叶发育较晚,不同步。
所以跟孩子讲道理,或者是跟已经愤怒的大人讲道理,根本是对牛弹琴。
知道了大脑机制,我们来谈谈解决思路——
冲孩子偶尔发一两次火,并不会对孩子产生长久影响,
但长期对孩子发火、焦虑、压力大、暴躁会传导给孩子,造成孩子不安、
焦虑、自闭或暴躁模仿。
冲孩子发火之后,怎么办?
道歉——接纳——回顾
千万不要不好意思,双方冷静下来后,蹲或坐下来平视孩子
看着孩子或拥抱孩子,真诚地对孩子说“对不起”。
接纳孩子的情绪表达。
等孩子平息后,你们一起回顾刚才的
“事故”,告诉孩子你的边界是什么,为什么发那么大的脾气。
让孩子理解,哦,原来妈妈发火是有原因的。
让孩子觉得生活还是可控的,不要让孩子莫名其妙被打一顿还
不知原因,不知道雷区和边界在哪里,会很没安全感。
把一次发火的事故变成一个教育机会。
另外,在孩子脾气发起来之后,按上面的I、II型方法,
可以向孩子问问题,转移回路。
比如,问孩子睡觉要抱哪个娃娃睡?是要小狗、是小猫?
孩子的II型思考回路被激活,一思考,就忘记了继续发脾气。
——对家长来说
少发脾气、焦虑,就要把生活调整好,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
生气时,深呼吸一下,转换的情绪回路;
也可以练习生气时,抽离体察自己的发怒原由。
把工作规划好、专注于当下;
每天坚持做一两件事情,比如
写日记、跑步瑜伽运动等等,从小事慢慢获得掌控感,
然后规划家庭生活、工作发展,从本源上解决
情绪失控的问题。
想通“不是生死的事,都是小事”、
“20年后这个还是个问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