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9月18日报道(记者 孙鹏)无垠的大草原上,牛羊星星点点,毡房炊烟袅袅,牧歌随风飘荡……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从新疆、内蒙古到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草原草甸、草山草坡,多样的草原类型在我国广泛分布。第一次全国草原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拥有天然草原近60亿亩,约占国土面积的2/5。
新中国成立70年间,我国对草原的认识日益科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草原保护和利用进入了新阶段。
“小草”发挥巨大作用
生态保护的急先锋。草原有“地球皮肤”之称。在我国,草原主要分布在生态脆弱地区,是干旱半干旱和高寒高海拔地区的主要植被,是阻止北方风沙线上荒漠蔓延的天然屏障。草原还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基因库、储碳库,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重功能。
促进地区发展的绿色宝库。我国草原“四区”叠加,既是生态屏障区和偏远边疆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0%生活在草原地区,草原边境线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60%,268个牧区和半牧区县很多是贫困县,牧民90%的收入来自草原。因此,保护好草原生态,利用好草原资源,实现草原地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具有维护边疆及民族地区稳定繁荣的重要作用。
文化艺术的不竭源泉。蒙古包、酥油茶、马奶酒、那达慕、雪顿节……草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尚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望无际的草原是这些丰富的地域文化孕育、传承和发展的源泉和沃土。
用心呵护“地球皮肤”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加强草原保护管理,推动草原事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
制度法规不断健全。1985年颁布了《草原法》,2002年修订后于2003年3月1日起施行。相继出台《草原防火条例》《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草种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形成了由1部法律、1部司法解释、1部行政法规、4部部门规章和13部地方性法规组成的草原法律法规体系,为依法保护管理草原提供了法制保障。同时,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全面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积极探索,草原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有序推进,草原产权制度和保护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构建了我国草原保护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
工程助力生态保护修复。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草原保护建设项目。2000年以来,草原投资明显增加,2013-2018年,中央累计安排草原生态建设项目投资400多亿元。2019年,启动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目前,已经形成以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等为主体,草原防火防灾、监测预警、草种基地建设等为支撑的草原工程体系,有力促进了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与非工程区相比,工程区草原植被盖度平均高10个百分点以上,鲜草年产量高50%以上。
资源利用水平逐步提高。草原牧区通过推行以“草畜双承包”为内容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对承包经营牧民给予政策扶持,有效引导了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激励牧民以草定畜,合理利用草原。目前,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实施面积已达38亿亩,占全国草原面积的63%,惠及1200多万户牧民。2018年,全国重点天然草原牲畜超载率为10.2%,比2011年下降17.8个百分点。同时,推行草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广泛使用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改良天然草原,不断推进割草场建设,大力发展人工种草,缓解了天然草原的保护压力。
支撑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草原基础建设得到改善,初步建立了包括各级草原管理、执法、防火、科技推广的机构队伍体系,管理、执法和服务能力水平逐步提升。2013-2018年,全国共查处各类草原违法案件9万余起,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700余起,有效遏制了草原违法行为上升的势头。持续加大对人工草地建设、草产品加工、草品种培育等方面的科技支持,大力加强草原和草业学科建设。目前,全国共有31所农林院校、研究机构或综合性大学设立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其中9所高校设有独立的草业与草原学院。
青青草原拥有美好未来
70年来,我国草原事业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然而,受自然、地理、历史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历史欠账较多,人草畜矛盾依然存在,草原生态系统整体仍较脆弱,草原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生态保护与发展利用的矛盾依然突出。
在机构改革中,整合了草原职能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站在了新时代草原事业发展的崭新起点。
今年7月,全国草原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下一步将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完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草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开创草原保护管理工作新局面,力争到2025年,全国草原退化趋势总体得到遏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到57%以上,草原生态持续改善,草原质量稳步提升;到2035年,退化草原基本得到治理,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60%以上,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