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日-6月16日期间,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食品监督抽检信息中,涉及茶叶、坚果炒货等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中国食品安全网》对抽检通告进行梳理,针对质量不达标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相关科普知识以及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防范食品安全问题提供警示。
茶叶
近期通报的不合格饼干中,涉及多批次产品过氧化值、菌落总数等指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以下为抽检情况通报。
2022.6.13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2022年第19期)显示:
一批次云南昌宁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昌宁红龙腾沧江红茶,经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检验发现,其中乙酰甲胺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云南昌宁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申请复检后,维持初检结论。
2022.6.9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的关于1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16期)显示:
一批次贵州余庆县亚太东南特选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余庆小叶苦丁茶(袋泡),铅(以Pb计)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2022.6.8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18期)显示:
一批次标称为日照御青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绿茶,草甘膦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2022.6.8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告(2022年第17期)显示:
一批次标称安徽省六安市护生茶业总厂生产的六安瓜片,氰戊菊酯和S-氰戊菊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2022.6.6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2022年第6期)显示:
一批次标称湖北王蔓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东坡草堂(毛尖)(绿茶),草甘膦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不合格检验项目小知识
乙酰甲胺磷
乙酰甲胺磷又名高灭磷,是内吸性的有机磷类*虫剂,属低毒*虫剂。食用食品一般不会导致乙酰甲胺磷的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乙酰甲胺磷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
乙酰甲胺磷属于禁限用农药,禁止在蔬菜、瓜果、茶叶、菌类和中草药材上使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乙酰甲胺磷在茶叶中最大残留量为0.05mg/kg。茶叶中乙酰甲胺磷超标的原因可能是茶农采收茶叶前违规使用相关农药。
铅(以Pb计)
铅是一种能够在生物体内蓄积且排除缓慢的重金属污染物,人体若长期大量摄入铅含量超标的食品,铅会蓄积在体内,危害人体健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规定,铅(以Pb计)在苦丁茶中的限量值为2.0mg/kg。
苦丁茶中铅(以Pb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主要是苦丁茶在种植过程中对环境中铅元素的富集。
草甘膦
草甘膦是非选择性内吸性除草剂,通过叶面吸收并快速在植物体内传导,使杂草枯竭死亡。少量的残留一般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草甘膦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草甘膦在茶叶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1mg/kg。茶叶中草甘膦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茶农在种植过程中违规使用,或在临近采收的茶树上不当使用造成的。
氰戊菊酯和S-氰戊菊酯
氰戊菊酯(fenvalerate)是一种中等毒性拟除虫菊酯类*虫剂,主要用于棉花、果树、蔬菜等作物,防治鞘翅目、双翅目、单翅目、半翅目、鳞翅目和直翅目害虫。作用方式以触*和胃毒作用为主。
S-氰戊菊酯(S-fenvalerate),又称顺式氰戊菊酯,其药效特点、作用机理和防治对象与氰戊菊酯相同,但其*虫活性比氰戊菊酯高出4倍。
坚果炒货
近期通报的不合格调味品中,涉及多批次产品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霉菌等指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以下为抽检通报情况。
2022.6.15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的关于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37期)显示:
一批次标称辽宁非常松鼠商贸有限公司委托辽宁省抚顺佳宇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原味花生,过氧化值(以脂肪计)检测值不符合产品执行标准要求。
一批次徐州进盛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网红海盐瓜子(350克/袋),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2022.6.10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的关于1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16期)显示:
一批次标称广东青豪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怪味豆(160克/袋),酸价(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一批次中山市哈特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南瓜籽仁(散装称重),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一批次惠州市傻大哥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五香味小籽花生(182克/袋),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2022.6.10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的关于1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16期)显示:
一批次标称南京鼎好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开心果(烘炒类),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2022.6.9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的关于2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15期)显示:
一批次标称莒县嘉世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瓜子酥,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一批次标称徐州市团结工贸有限公司销售的鱼皮花生,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2022.6.8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的2022年第12期食品抽检信息显示:
一批次周口市小阿才瓜子厂生产的小阿才香瓜子(散装),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不合格检验项目小知识
过氧化值(以脂肪计)
过氧化值主要反映产品中油脂被氧化的程度。《坚果炒货食品通则》(GB/T 22165—2008)中规定油炸类炒货及坚果制品的过氧化值不应超过0.25 g/100g。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GB 19300—2014)中规定熟制葵花籽的过氧化值应小于等于0.80 g/100g。造成过氧化值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产品用油已经变质,或原料中的脂肪已经被氧化,使得产品过氧化值超标,也可能是产品储运条件控制不当造成。
酸价
酸价又称酸值,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败程度。酸价超标会导致食品有哈喇味,超标严重时所产生的醛、酮、酸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导致肠胃不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GB 19300-2014)中规定,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酸价(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值为3mg/g。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酸价(以脂肪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原料采购把关不严,也可能是生产工艺不达标,还可能与产品储藏条件不当有关。
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大肠菌群不合格,说明食品存在卫生质量缺陷,提示该食品中存在被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尤其对老人、小孩的危害更大。
造成大肠菌群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到人员、工具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污染、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等。
霉菌
霉菌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性指标。食品中霉菌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计数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形成的霉菌菌落数。如果食品中的霉菌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还可能产生霉菌毒素;长期食用霉菌超标的食品,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开心果(烘炒类)中霉菌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还可能与产品储运条件不当有关。
小结
食品安全是民生大事。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但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仍需持续治理。
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来说,保障食品安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底线。只有切实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主动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才能获得长久发展。
“舌尖上的安全”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如购买或在市场上发现通告所列不合格食品,消费者可以拨打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12315热线投诉举报。
综合整理自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公告
编辑: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