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电影的人,对于《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一定不会觉得陌生。作为豆瓣排名第13位的电影,真的是很多人的心头之外。趁着经典在上映的契机,我有幸再次在大荧幕上看了一遍这部电影。
对于电影中1900对于音乐的热爱以及守护自己内心的感人追求,虽然一时之间我仍然不能理解,但是作为艺术中的佼佼者,某些不似常规的举动反而正常了许多。
除此以外,我对于电影中的斗琴环节非常的着迷,尤其是两位钢琴大师的对决,真的是让我觉得大开眼界。此时我心中不免有个疑问:在电影中, 1900与黑人大师斗琴时,到底赢在了哪里?
第一段,黑人杰利的演奏水平虽高,但有一份谨慎和放不开,现场感染力不足。他对于1900的演奏水平并不知晓,对于船上这些老欧洲上流社会听众的口味并没拿捏准确,毕竟他的爵士乐只是在新奥尔良、美国南部这些当时的新世界广受欢迎。因此这一次演奏是试探性的,更多利用过往演奏经验弹奏。演奏完毕,掌声雷动,杰利成功征服现场观众。而1900听完这一段演奏,也有一种“有朋自远方来”的知音之感,对杰利大感佩服。因此,1900接下来弹奏一曲圣诞夜,一方面是表达此刻得遇知音的愉悦,另一方面也是表明自己无意争胜,对对方的演奏心悦诚服。
第二段,听完1900的弹奏,这位爵士乐的创始人完全放开手脚,尤其在得到观众认可后,即兴发挥,音乐的感染力立刻增加,他也更多地加入即兴的情感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