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9年9月30日,为庆祝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顺利闭幕以及新国家*的当选,当日在中南海勤政殿举办了一场宴会。宴会上的第一道菜就是“软兜长鱼”,它是淮扬菜系中最具代表的一道美味。
淮扬菜代表:软兜长鱼
淮扬菜属于“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主要形成于淮安、扬州、镇江、盐城一带,尤其以淮安、扬州菜系为主。自古以来,淮安和扬州都是我国重要的大都市,尤其是“软兜长鱼”的发源地淮安,位居京杭大运河中心,历史上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加之优越的地理环境,让其成为富庶的鱼米之乡,因此,淮安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直到今天,仍是淮扬菜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软兜长鱼”属于淮安菜系中最具特色的一道美味,由于当时的宴会被称为“开国第一宴”,因此,“软兜长鱼”也就被誉为“共和国第一菜”,正是这样的一道美味,为何会有如此大的魅力能率先代表淮扬菜登上国宴?并奠定了国宴以淮扬菜系为主的基础。下面我们先从淮扬菜的重要支柱-淮安菜的发展历史说起......
今天的“开国第一宴”文化
淮安菜的发展历史- 先秦时期淮夷人对水产品烹饪已有初步认识
淮夷蠙珠暨鱼
这是出自《尚书·禹贡》中的一段话,“蠙”是指一种能产珍珠的蚌,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指生活在淮河流域的部落居民将蚌和鱼作为当时上贡的贡品,可以看出当时的“淮夷”对水产品的烹饪,尤其是鱼的美味制作,已有初步的认识。
一种珍珠蚌
- 西汉时期关于淮安菜的记录多见于典籍
秦汉之后,尤其是西汉时期,有关淮安菜的记录逐渐多了起来,其中,淮阴人牧乘曾在其《七发》中为楚国太子描绘了其家乡的美味菜肴,如牛肉、狗肉、鱼肉等菜肴的制作:
犓牛之腴,菜以笋蒲。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楚苗之食,安胡之飰,抟之不解,一啜而散......熊蹯之臑,芍药之酱。薄耆之炙,鲜鲤之鱠。秋黄之苏,白露之茹。兰英之酒,酌以涤口......此亦天下之至美也。
- 唐宋时期“淮白鱼”成为各文人雅士口中的代言品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淮安的白鱼就已闻名遐迩,其中《齐民要术》中就详细记载了“酿炙白鱼”的做法,到了隋唐时期,白鱼更是成为各美食家口中赞不绝口的美味,宋代诗人梅尧臣就曾在《杨公懿得颍人惠糟粕分饷并遗杨叔恬》中这样赞美淮白鱼的美味:
头尾接清淮,淮鱼日登网。吴莼芼羹美,楚糟增味爽。云谁得嘉贶,曾靡独为享。乃知不忘义,分遗及吾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