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晋北大同盆地中南部,有一带状隆起的丘梁地貌,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西约10余公里,南北宽约7——8公里,是朔州市怀仁县与山阴、应县的分界岭,被称作“黄花梁”。黄花梁战国称黄华,北魏、北齐名黄瓜堆,隋唐以后称黄花堆、黄花岭,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过去的晋商过雁门关后再走上两天的路程,就到了一个村庄叫做歧道地。爬上这个村子附近的黄花岭,他们可以看到两条路,一条通往*虎口,一条通往张家口。这两条路都可以到达蒙古草原。
梁头一带至今流行一种风味小吃叫“圜儿①夹糕”,路边几家这样的饭铺,大风口下常常站着一个女子,用重复着的吆喝声招呼着过往客人:“快进、快进,姐姐捏的妈炸的,妹妹地下拉匣的,吃来,吃来。”
圜儿是过去大同地区传统家常主食。传统的摊圜儿是用糜子米面加适量玉米面。这些年种糜子米的人越来越少了,就改用小米面加少量白面、玉米面代替。
圜儿的制作程序是把以上材料兑成糊糊,然后发酵两到三天,再对碱搅拌均匀,用勺子舀在鏊子上烙熟。这一制作过程就叫作摊圜儿。
雁北一带盛产黍子,胡麻油产量也很高,所以,炸油糕是大同雁北一带群众非常喜爱的传统食品。雁北逢年过节或待客,以炸油糕为上等食品。这里的油炸糕面软、油香,炸出来的油糕皮脆里嫩,绵软可口,风味独特。
儿时,常听老人们说:黄花梁上的圜儿夹糕,吃也后悔,不吃也后悔。因为过了这道岭,不仅离故土越来越远,而且连象征着中原门户的草垛山再也望不见了。此一去是荣耀而归,还是一去不回、客死他乡,谁也无从知道。此时此刻,那种背井离乡,前景渺茫的酸楚心情,有谁能够来分担,又有谁能够理解得了?
走得又饥又渴的人们,吃着这种离乡别土的烧心饭,不知是酸、是咸、是苦、还是辣!
据史*载。北魏建都平城时,习惯于游牧的贵族狩猎之雅兴未减,从大同的马铺山到怀仁的黄花梁,都是他们狩猎的理想场所。拓跋珪就曾逮捕过大熊、小熊等猎物。动物的乐园是建立在一种怎样的环境上?
北魏郦道元所著之《水经注》上的雁北是这样的:“大山乔木,连跨数郡,万里林集,茂林阴翳。”而黄花梁一带是:“层松饰岩,列柏绮望。”这种描绘让人想到的是大兴安岭或西双版纳。
现在的黄花梁浸骨苍凉,在干裂与湿润之间,好像一切都被风化了。究竟发生了什么?黄花梁曾经的绿色哪里去了?
02
雁北还有一种陋食,即“粘玉米面夹糕”。此物在雁北年深日久,已无人能说得清它的历史了。据说用粘玉米做成的夹糕,吃一次还想吃第二次。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