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修剪是综合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随着生产发展而不断演变,由粗放到细致而繁琐,又向简易而合理的方向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过分强调修剪技术,“一把剪子定乾坤”,各派争论较大,经过几十年的生产实践,渐渐形成共识,即轻剪长放较有利于增产增质。目前,为了进一步简化过去传统的修剪技术,我们总结出适于优质高效、简而易学的苹果树八大基本修剪方法,供生产上参考应用。
1.基本不短截
除幼树骨干枝延长枝在栽后几年里为了扩大树冠和培养枝组需短截外,一般说,枝组和骨干枝的延长枝基本上不短截,因为“短截是早结果的敌人”。此外,现在提倡中小型树冠,短截越多越重,树势越强,树冠扩大越快,成花、结果越推迟。所以提倡极少短截。短截少,不但树势稳,而且也省工,易成花、结果。
2.基本不回缩
除非枝组延伸过长,树势极度衰弱者外,一般枝,包括骨干枝、辅养枝,基本上不采用缩剪法。缩剪对局部起加强和促进作用,回缩多了,易冒条子,树冠郁密。
过去习惯对角度小的主、侧枝,在外侧枝处回缩,以利开张角度。在不结合拉枝的情况下,新头由于缩剪的促进作用,梢头又翘起来,甚至开张角度较原头还小,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如果为了有效控制和改造辅养枝、大枝组,也可在其后部良好枝处回缩。但这种做法不宜太多,以不超过该回缩枝的1/6为限。在多数情况下,为了解决树冠郁闭问题,最好用疏枝法代替缩剪,效果较好。
3.基本采用轻剪长放修剪法
从幼树期开始,对辅养枝和枝组基本上采用长放法。在采用主干形、细长纺锤形整形时,中心干延长枝如果挺拔健壮,也应长放不截,任其直立向上,继续单轴延伸,在其上中部饱满芽位置会抽生理想的侧生分枝3-5个,在延长梢上,竞争枝势力不强,甚至不构成竞争,这对培养坚强中心干非常必要。
对枝组和辅养枝长放不剪,有利于缓势促短枝,早成花,有利于培养单轴、细长、下垂、松散型枝组,结果早,树势稳,控冠好,通风透光,优质丰产。结果枝可连放六七年,其结果仍然很好。枝不衰弱,暂不回缩,任其下垂生长。
4.基本上采用疏枝法
现已由产量效益阶段转为质量效益阶段,一切技术措施都应以果品质量为中心,修剪也不例外。尤其在解决树冠光照方面,疏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大枝过多和辅养枝过多,树冠光照严重恶化,如小冠疏层形,本应按标准留5个主枝,现有的树却留了10余个主枝,其中常有轮生、重叠、交叉情况出现。进入盛果期本应以各类枝组取代辅养枝,但生产上却继续保留和利用辅养枝结果。辅养枝太多,树冠内膛严重缺光,各类枝组也难培养。因此,要采用疏剪技术,逐年(一般三四年)解决主枝和辅养枝的矛盾。在疏剪大枝时,要根据树体状况,有计划地疏除低位大枝(离地面1米以内)、顶部直立强枝、轮生枝,最后达到该树形要求的骨干枝数量。操作时,本着“去低留高、去长留短、去大留小、去粗留细和去密留稀”的原则,因园、因树制宜,循序渐进,切不可一次性一刀齐地去掉多余大枝。因为大砍大拉会损伤树体,导致枝干病害严重发生,影响果树寿命和生产潜力。
对密生新梢、密生枝组、竞争枝、徒长枝等均应采用疏枝法,以改善局部光照,集中营养,促进树势中庸健壮,结果正常。
通过疏剪,从根本上解决枝多、枝密和光照差等问题。大枝(骨干枝或辅养枝)间距(上下间、左右间)要大于1米,大枝组间距应在60公分以上,中枝组间距在40公分以上,小枝组间距在20公分以上。
5.基本不留背上直立枝、徒长枝、大枝组
首先,背上枝,尤其是初果期,对主、侧枝的正常延伸和生长势的保持有不良影响,如果控制不及时,几年之内,还可能长成“树上树”,恶化冠内光照;其次,这些枝上结的果实,尤其是‘红富士’苹果,偏斜果率高,一般歪果率高达60%以上。因此,要对背上枝进行管理,无用者疏除,有改造利用价值者拉到两侧空缺处,缓势、促花、结果。但是,如果背上枝全去光,会逼迫背上芽发出徒长、直立枝,去一茬,又冒一茬,压而不服。所以,背上还要保留一些中小枝组、斜平枝组,以防冒条和枝干、果实日灼。
6.基本上用角度调节树势和枝势
拉枝开角是极为普及的技术。此项技术对控制树势、枝势,开花,结果的效果十分明显。在各种树形整形阶段,首先对骨干枝要拉到规定的角度,树冠越小,开张角度越大,如主干疏层形,基部三主枝开张50-60°;小冠疏层形,基部三主枝开张到60-70°;自由纺锤形,下部小主枝开张到70-80°;细长纺锤形,下部侧生分枝开张到80-90°;松塔形(主干形的一种),下部侧生分枝开张到90-100°。
从一株树来说,越往上,侧生分枝的开张角度越大,这有利于稳定和平衡树势,保持树形轮廓。如细长纺锤形,为防止上强和树冠太高,侧生分枝开张角度,下层80-90°,中层90°,上层90-110°;松塔形,下部90-100°,上部110°以上。
在幼树、初果期,角度意味着产量和效益;在盛果期,用角度调节树势、枝势和树冠范围,效果显著。
但生产中在运用角度调节上,常有拉枝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或树冠下部拉枝、上部不拉,小树拉枝、大树不拉等。应重视拉枝的枝类、时间和技术问题,使之在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
7.基本上不搞“戴帽剪”
所谓“戴帽剪”就是在春、秋梢交界处或年痕处选瘪芽短截。过去有“戴活帽”(在长梢春秋梢交界处以上几厘米留瘪芽剪)和“戴死帽”(在春秋梢交界处或年痕处剪)2种。“戴活帽”剪后,顶部瘪芽可发几个中长副梢,少量可成花;“戴死帽”剪,剪口下可萌发几个中、短枝,均呈轮生状。这种剪法比较繁琐,使长枝变短枝,不利于形成单轴细长、松散、下垂型枝组,局部发枝多,呈郁闭状,枝细弱,结果个头不大,果实易偏斜。因此,我们不推荐“戴帽剪”。
8.基本不搞齐花剪(花上剪)
对长放后形成的串花枝,过去提倡在其适当部位进行缩剪,其作用是提高坐果率和获得剪口芽上结的大果。但是采用这种方法不但比较繁琐、逢枝就缩、工作量大,而且显著减少单枝枝量、叶数、总叶面积和结果预备枝数,对消除大小年结果极为不利。
另外,串花枝回缩也不利于形成单轴、细长、松散、下垂型枝组,所结果实偏果率高。所以,对串花枝不宜缩剪,而应长放不动,根据其实际负载能力适当留花,坐果后适当留果,以保证在结果的同时,能形成足够的花芽,为下年稳产奠定基础。当然,串花枝太弱、太长时,也可于后部良好分枝处缩剪。
尽管基本剪法有8种,但实际上,主要剪法是疏枝和拉枝,其他剪法运用不多,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快捷。一个较熟练的修剪者,通常一天可修剪数十株树(初、盛果期),经过几年修剪之后,树体有了良好的骨架基础,每年只是调整各类枝组密度和生长势,修剪更加省力和简化,每人每天可修剪1亩结果树,劳动效率可提高1倍以上。
据近10年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辽宁、北京、陕西、甘肃等优质生产示范基地的生产实践,这种剪法好懂省工,树势稳定,中庸健壮,优质稳产,易于推广,尤其在‘红富士’苹果树上,效果更佳。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任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