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日报公布的一组数据里提到,从1987年到2017年,年轻人的晚婚趋势是越来越明显了。
48岁的许晴不结婚不生子只想当公主,有人宠爱!
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的催婚电话一个不落,七大姑八大姨愁得不行,身边的朋友更是叫苦不迭......对于他们来说,一部分来自家庭、恋爱等旧有的经历,让他们不敢结婚;另一部分,不过是不想将就罢了。
哪里会有人真的愿意孤独终老啊。
通常每次加班到凌晨在路边等车的时候,会有想找一个人依靠的冲动;每次看到父母年纪大了怕他们等不了的时候,会有早点结婚的冲动;每次参加朋友婚礼的时候,也会有找一个人结婚的冲动......
但冲动只是一时的,大多数的年轻人回归到现实,看到暴涨的房租、琐碎的工作、还有那些不断上演的“闪婚闪离”戏码.....他们就越来越不想结婚了。
很多人甚至在说,之所以不想结婚,就是因为离婚率真的越来越高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中国的特殊情况是,大多数家长在学生时代不允许孩子谈恋爱,但等到大学一毕业,他们却开始忙着给孩子张罗相亲。
还有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是:大家都在结婚。
翻翻朋友圈,大学同学XXX下周要结婚了、同事的老婆这周要生孩子了.....
你会发现,身边的人都在忙着结婚生子,不知道他们是因为爱到必须用婚姻来表达,还是因为日子无聊、无趣,反而更映衬你一个人的不合群、落寞。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都把婚姻当作是“最终目的”,却忘了婚姻应该是人们通往“幸福”的手段,结果彼此都大失所望。
总以为婚姻可以填满人生的空缺,然而有时候制造更多遗憾的,偏偏是婚姻本身。
“晚婚不可怕,没钱才要命”
的确,现代的年轻人普遍认为,比起恋爱和婚姻,保持经济独立才是最重要的。
任何人都拥有选择单身的权利,尤其是现代女性,她们中有的人明明优秀且独立,却因为“30岁”这个数字被硬生生地贴上了“大龄剩女”的标签。
因为30岁没有嫁人而被称作“剩女”,就是对女性最大的偏见。也正是这种“偏见”,现代人的婚恋关系寻求的只是“凑合”,而不是“契合”。
有人说,除非婚姻对你是避风港、输血管、ATM、阶层升降机、基因改造器,否则婚姻对现代人确实没什么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