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头痛、咽痛咽干……“阳了”之后症状难缓解?根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中医治未病理念,中医给了相应的保健建议。对于不适症状,我们可以这样缓解:
食三粥
发热:解表粥
组成:大米50克,带须鲜葱头(到葱白部分)7-8根,生姜5片,陈醋适量。
做法:先将水煮开后加入大米、生姜煮30分钟,然后加入葱白,煮至米熟烂,最后加入陈醋5-10毫升搅匀,调味起锅,趁热服用。
功效:解表散寒,益气和中。适合偏寒体质人群。
食欲差:肉末米粥
组成:瘦肉末50克,大米50克,生姜丝、紫苏丝、油盐少许。
做法:大米加水煮30分钟,把用油盐腌制过的瘦肉末,同姜丝、紫苏丝一起放入煮2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止呕。
止咳化痰:生姜大枣粥
组成:鲜生姜或干姜6-9克,粳米或糯米100-150克,大枣2-4枚。
做法:将生姜洗净切碎,与米、枣同煮成粥。功效:有温胃散寒、温肺化痰的作用,但阴虚者或孕妇慎食。
喝三汤
发热:萝卜芹菜汤
组成:白萝卜150克,芹菜50克、香菜30克、豆腐半块、生姜15克、黄豆30克,胃口好可加瘦肉丝50克。
做法:把白萝卜、生姜、黄豆先共煮45分钟,再放入芹菜、香菜、豆腐、瘦肉丝煮5分钟,可热饮汤。
功效:疏散风热,降火通便。
鼻塞:洋葱汤
组成:鸡胸肉200克,香菜30克,北方葱白1/2根,洋葱丝,生姜少许。
做法:把鸡胸肉、生姜加入清水煮10分钟,把鸡胸肉撕成丝状,再加入洋葱煮3分钟,下香菜、葱白调味即可。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
咳嗽:煎枣汤
组成:大枣20个,葱白茎7段(连须)。
做法:大枣洗净,用水泡软;葱白洗净备用。把大枣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烧开,煮20分钟再加入葱白,用小火煮10分钟即成。功效:益气解表。
饮三茶
咽痛:蜜桔饮
组成:咸柑橘1-2粒,加新鲜柠檬汁少许,加少许蜂蜜。
功效:清咽利嗓。
做法:把咸柑橘捣碎,沸水泡后加入柠檬汁与蜂蜜分次饮用。
头身困重:紫苏薄荷茶
组成:紫苏叶3克,薄荷叶3克,白茶3克,生姜3片,陈皮1瓣。
做法:所有材料加入开水,泡5分钟即可。
功效:解表除湿。
发热:红糖生姜茶
组成:红糖15-20克、生姜15克、白茶3克。
做法:生姜切细,加入白茶、红糖,沸水冲泡,或共煮10分钟,趁热饮用。功效:散寒解表。
烹三膳
鼻干黄涕:菊花马蹄羹
组成:鸡蛋1个,马蹄250克,红萝卜100克,食用菊花3-5朵,马蹄粉、冰糖适量。
做法:沸水中加入马蹄粒、红萝卜粒煮10分钟,再将马蹄粉加水调成淀粉浆样慢慢加入锅中搅匀,最后加入泡发好的菊花,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润燥生津。
咳嗽:凉拌金紫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