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刘某,女,62岁
主诉:左腰骶疼痛20 年,左下肢痛1个月。
患者9.24入院,当时尚可行走,用针灸、推拿等常规治疗。26号疼痛加重,翻身、起身、行走困难,使用地塞米松、洛索洛芬钠片无缓解。29号行小针刀 臭氧,腰骶痛缓解,下肢症状无改变。
现症见:左臀、左大腿外侧后侧、小腿外侧疼痛剧烈,活动受限,疼痛评分10。六部脉沉弱,舌象见下图。
查经: 上廉L=R 7 ,四渎上2寸 R6,后溪到腕骨L=R ,孔最L7,丘墟L5,束骨到金门L=R ,太白R ,公孙L=R ,然谷R 。
编者按:寻真疗法会通过触诊按压特定穴初步判断病机,并记录穴位敏化情况(压痛和凹陷空虚)。压痛评分:0~10分,0分为不痛,10分为最痛;虚空评分: ~ , 号越多,说明空虚凹陷越严重。L为左,R为右、
患者今天已扎了针,所以我没针刺。先泻左孔最,诉缓解1成;再泻左上廉,诉略缓解。再次略用力泻左孔最,疼痛减到5分。泻右上廉,无改变;泻右四渎上2寸,疼痛减到4分;泻左丘墟,无改变;补左束骨到金门,诉疼痛缓解(评分还是4)
编者按:寻真疗法中,顺时针揉按为泻,逆时针为补;以上每个穴都是50下。
患者因为在输液,一直躺在床上。治疗后患者想起来走路感受,艰难起身后,突感疼痛加重,尤其是臀部、左大腿后侧,疼痛8分。患者卧床休息。
20分钟后,患者自行起身,感左臀、左大腿外侧后侧疼痛剧烈,简单查经后,右尺泽前泻50下,无缓解,左尺泽前顺时针50下,无缓解,左上廉顺时针50下,诉略有缓解。
二诊 10月2日
患者诉昨日做臭氧后,下肢痛缓解5成,夜间疼痛加重,难以忍受,服用止痛药后缓解。刻下:左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后侧胀痛,活动受限。六部脉沉弱,舌象见图。
查经:因时间原因,未查手六经。束骨L=R ,京骨L=R ,昆仑L ;侠溪L=R ,丘墟L7;足三里L5 ;太白L R ,公孙L=R ,阴陵泉L=R5 ;然谷L=R ,太溪L=R
先泻左丘墟,无变化;左昆仑虚空明显,故补左昆仑,无效。想到补对经,补左然谷,无效。补左束骨,略缓解,补原穴左京骨,缓解1成(以上每穴操作均为50下)。
昆仑虚空明显,补左昆仑100下,缓解4成,继续补200下,缓解5成。补左太白100下,缓解7成,继续补200下。
患者起身行走,疼痛加重,尤其大腿后侧,帮助患者平卧后,补右太白、右公孙、右太溪、双侧阴陵泉、左然谷,均无效。补左昆仑,明显缓解。
嘱患者14:30 按揉左昆仑,8:30 按揉左太白。
有个问题向老师请教:患者只要活动,比如起身、走路,左下肢疼痛就加重,这次案例本来通过按太白、昆仑疼痛缓解了7分,但起身后疼痛立即加重,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
叶柳忠老师点评
青灵助教给我发了天真班易医生的病例,前面晓鸣助教也给我发了一个右侧小腿前外侧疼痛的病例,这些都是咱们的学员还没有完全学完整个课程,在最初了解了一些敏化评分、对经平之、阳经病阴经病这些简单的概念的情况下,做的一些尝试,那在这里我做一个点评。
这个病案是一个62岁的老年女性病人,左侧的腰骶疼痛20余年,左下肢痛1个月。首先明病性,我想先强调下,同学们一定要尽可能地把主诉中具体的发病部位,交代的越清楚越好。这个左下肢痛的具体部位,要讲清楚。
这个病从她的病史上看,一看就是营气病加卫气病发病的状态。此外,时间久了以后,她不单纯是阴经的虚损,应该也存在一些二级病机。病在左侧,我可能会考虑的比较多的,除了气血不足,我们还要重点考虑寒湿、瘀血、血虚。
所以最后应验治疗时,除了阳经泻阴经补这些常规治疗外,这个病人一定要在寒湿上做一个处理,阴陵泉是要处理的。
第二别忘了,它(寒湿)还有可能在尺泽穴,还有阴谷穴。有很多涉及到我们的腰骶,肾经、膀胱经的病,肾经寒湿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最近有几个病人,就是在肾经泻阴谷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她的这个状态,在常规的补益思路外,别忘了还有这一条。
第三,二级病机里面除了血瘀,还有血虚的状态,所以补血海或者泻血海也可能是点睛之笔。
像其他的几个这种不成功的案例,基本上都是咱们学员在最初的尝试时,单纯以敏化高的点作为切入点。那这个是对于整个疾病的病因病机,没有一个整体概念的时候,往往会走的一条路。对于简单病症来讲,这条路其实是比较简单的快速入手的。
单纯的一个急性疼痛症,可能这种方法好,可是对于这种营气病,这个查经思路,就显得容易陷入误区和盲区了。所以我们建议,多数的这种疼痛病人,其实应该是走的是——从发病部位或者是病机关联性高的经络入手,是比较好的思路。
那这个病人他实际上是什么呢?这种突然起身疼痛加重,我们要考虑到什么,就是因为腰肌的这个用力以后,导致压力突增,然后引起了腰骶部的神经压迫,那提示这个地方,可能有非常明显的水肿等炎症反应。而且它发作的部位,主要就是臀部和大腿外侧,那这也提示了她的胆经和膀胱经出现的一个问题。
那在这里面,对于这种炎症水肿的情况,其实真的不能忽视,我们可能要在跟水湿有关联的一些合穴上面,做一些相关处理。
那从这个舌象上看,她整个的舌下络是比较弱的,基本是一个典型的气血不足,舌下是一种红的颜色,提示这个病人存在阴虚。我们再看正面的舌象,淡红舌偏瘦,而且偏暗,这种颜色一看就是少阳经的舌象,然后它是一个瓦片舌,而且整个是肝血不足,心肺的血都是不足的。
然后看舌苔,看到了半夏线,还看到了整个左右两边的这种不均匀的腻苔,还有乏津状态。阳明少阳病,还有湿,其实是非常典型的。所以我们在治疗时,可能要针对她的血虚,针对湿做相关的处理,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考虑。
现在这个病人的下肢痛,以前是夜重昼轻,说明她这种寒性比较重,是阴性的东西,那目前出现了这种白天也重、早晚都重,那就说明这个病人不单纯是一些以阴性的东西为主,可能还存在一些阳经病的问题在里面,所以这个导致他这种整个状态还是比较重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现在这个病例的整体处理,最缺的就是二级病机的处理,没有得到重视。那二级病机里面,一个是阴陵泉,第二对所有的阳经也好,阴经也好,比如说胆经、膀胱经,甚至胃经的合穴,我们可能都可以做一些相关处理,也许它能得到突破。
病例到目前为止,这个学员主要犯的毛病,也是所有初学者都容易犯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清晰的查经的思路。这个查经的思路,可能得等我们上完后续的课以后可能就比较清晰了。上完课以后,就知道我们要列个怎么样的查经表,然后在哪个地方开始入手,一步步的进行诊察,才能够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对于一些这种慢性病来讲,有时候可能真的是比较耗时间,可能12条经脉都得查,但是对于这种常规治疗效果都不好的病人,那12条经脉查下来花的时间,也比你原来扎了一次针效果不好,下次也不知道该怎么做要好,是花的更值得的,这个是我们要明确的。
我们再看二诊,她说做完了臭氧以后,下肢的这个疼痛缓解了五成,夜间疼痛加重了,难以忍受,服用止痛药后可以缓解,提示整个寒湿性还是比较重的。它主要就是什么?主要是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后侧胀痛,整个还是以这种太阳少阳为主,兼杂可能有一些阳明的问题。
那查经,主要查的就是足三阳经和三阴经,然后看到的是什么呢?看到整个膀胱经是以虚症为主的,昆仑穴最虚,然后京骨束骨,京骨是它的原穴,对于虚证来讲,补京骨的效果要比补其他的经要好。如果说都没有疼痛的话,确实是补京骨效果会更好。那胆经来讲,我们看到了是左侧丘虚有个七分,同样的道理,丘虚是它的原穴。原穴敏化最高,这种情况一般来讲,我多数起手先去补原穴的。
那对阳经来讲,然后我们还看到胃经足三里,有个五分的状态,而且是虚空的。然后她的脾经太白都是虚空的,而且左侧两个加号,说明什么,血虚的状态是比较重的。然后阴陵泉左右相等都是两个加号,而且是五分,说明她的寒湿加气虚还是比较突出的。然后肾经也是,太溪两个加号然骨一个加号。
所以它整个治疗里面,(丘墟)顺时针泻没变化,那么这种情况来讲,需要去补丘墟。
然后这个昆仑补了、然谷补了、束骨补了。然后补了京骨以后,就缓解了一成,提示这个膀胱经的虚还是比较重的。如果他是说轻度的虚,其实补任何虚的穴位都(会)好。但这个病人是补了京骨后,她才有一成的好转,而且进一步的补昆仑后,补了100下就缓解了四成,那就说明这个确确实实,是跟这个太阳经的虚症是有关系的。
那实际上在这里,应该继续再补她的胆经,因为它是邻近经,也是我们讲先去处理直接关联经,然后再邻近经,再去处理远端经,都是以阳经阴经这个配对来进行处理,最后再处理我们的二级病机,这是整个的治疗思路。那最后这个病人,再去补了一下太白穴,无效。然后又补了一下太溪无效,补阴陵泉也无效。
所以这个病人,基本上补膀胱经就是最好的。
但是我想说,这里实际缺的就是什么,一个是补丘墟,第二个补肝有没有做到,然后第三有没有去补血海,这个是很重要的几点。把这几点做完了,才能够真正的把一个拼图,拼成一个完整的图像出来。
这个案例本来通过按太白昆仑疼痛缓解7分,但起身后疼痛立即加重,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这种病人肯定是一个营气特别虚的情况,你像正常的来讲,补50下,就能够有效果,她补了100下以后才有效果。那就说明她真的是很虚,那这种状态啊,我们只能是什么呢?只能是让他再回去,回来以后,我们给他这些穴位进行按揉之后,要深刺加灸的方法来处理,还有就是说整个经脉进行熏灸,这个熏灸也是能够起到一定效果,这个就不能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