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库尔特从小经常和姨妈伊丽莎白观看艺术展览,姨妈对于艺术有切身的感悟“一切真实的东西都是美好的”,这也构成了全篇的主旨,为了体验到艺术的真谛,姨妈可以不穿衣服弹奏钢琴,可以站在大巴车前,听喇叭齐奏,这种美妙的音符小库尔特当时无法理解。
姨妈也被作为“精神病”送到了精神病院,主治医生是卡尔·西班德教授,在当时“血统论”的影响下,伊丽莎白被扣上了血统不纯正的帽子,需要进行绝育,而主刀医生就是西班德。像很多的犹太人一样,伊丽莎白最后被送进了毒气室,最后成为了艺术的牺牲品。
这段描述可以算是当时10多万德国妇女被纳粹党卫军*害的真实历史还原,只是披上了艺术的外衣,有些血腥而冰冷。
第二段描述了库尔特的成长,经历过战争洗礼的男孩长大了,他在东德绘画学院学习,学院教导他要将关注点放到集体上,也就是淡化“我”的观念,这就如同古代中国考八股文,每个人的作品被集体主义所裹挟,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有意思的是库尔特喜欢的对象父亲正是西班德教授,而要谋生路的库尔特不得已还要去绘制壁画,这在他之前看来,完全是不入流的做法,可是生活就是这么的现实,要活下去,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