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个世界充满了遗憾。
说实话,最初对于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其实我并不喜欢看。总是感觉到小说内容很沉闷乏味,没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人物也就那么几个,也谈不上丰富,没办法吸引人,清汤寡水,寡淡至极。这个小说你得耐着性子去看才能看完,而那种让人凭着毅力才能看完的小说能算是好小说吗?
真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大师都对《边城》给出那么高的评价。我也觉得那个翠翠太让人着急,明明喜欢二佬傩送,但是打死都不说,哪怕稍稍给人一点暗示也好。结果让那弟兄两个误会重重,一死一走,不了了之。实在想不明白,这样一个未成年的村妞,到底有什么好?这早婚的习俗,现在看来也就是落后的陋习。谁说的这翠翠“聪慧美丽”,她聪明吗?有学生说,如果放在《甄嬛传》里,翠翠活不过第三集,甚至连第一集都活不出去。
因为少年时期先入为主的印象,对《边城》一直兴趣缺缺。说白了,是这小说不热闹,没意思。
但是随着年岁渐长,似乎口味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比如终于觉得一杯清茶远比碳酸饮料更加适口,粗茶淡饭比起浓醇肥腴的大鱼大肉更宜于养生,平静的大河或许比奔流不息波涛汹涌的水流更加雄浑深沉,低调内敛的人往往比咋咋呼呼的人更加有内涵……读小说大概也如此,静默的内容比闹哄哄的打打**更加耐人回味。说穿了就是《老子》中所说的“大象希形”、“大音希声”。
02
《边城》应该是这样的作品:从容淡然,不紧不慢,静水流深,行稳致远。比起稍显单调的情节来说,小说所展示出来的优美纯净远离世俗的生活内容更让人心驰神往,而且极富于审美价值。
首先是风景美。这里山清水秀,青山绿水,人们居住着原始古朴的木质吊脚楼。生活节奏不紧不慢,典型的南方风光,青山隐隐,绿水悠悠。这让我们生活在干燥缺水的黄土高原上的人无比向往。
其次是人性美。这里的人健康、淳朴。老船夫摆渡的时候往往取酬低廉,和过往的客商争执不是为了多取少予,而是一方为了多给,另一方为了少收而争持不下。人们都乐于助人,比如翠翠和爷爷出去看赛龙舟走散了不必担心回不去,一定有人主动走着山路把她送回去。谈婚论嫁的时候很少考虑物质因素,比如傩送为了翠翠,可以拒绝有一座碾坊的陪嫁的团总的女儿。哥哥和弟弟都喜欢翠翠,于是对歌解决,输了的一方主动退出,认赌服输,绝不耍赖,也不搞阴谋诡计……这里的人个个都彬彬然有古君子风。
还有就是风俗美。隆重热烈的端午节、中秋节过节习俗,节味儿浓郁;用对歌的方式争取心目中美好的爱情等等,十分传统,又有个性鲜明的地域特点。
小说中展现出来的原生态纯净古朴的生存状态,勾画出来了理想化的一方净土。正如一首歌里唱的:传说中有一片净土,住着古老的民族。每个人都能歌善舞,他们从不孤独。传说中的净土,我们唯一的出路。曾经模糊的幸福,越来越清楚……
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生存的人们,本应该生活得快乐幸福,美好祥和,无忧无虑。但是从翠翠和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中也不难品出一丝孤独寂寞,小说也是出人意料的悲剧结局,剩下翠翠只有孤独地等待,她等待的是无望的模糊的未来:也许他永远都不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
我本能地认为悲剧是因为翠翠态度不够明朗造成的。但是如果翠翠能够像现代女子一样大胆直白地表态,多一点心机,敢爱敢恨,那么结局也许会不一样;但是这样的翠翠就不是那个纯净质朴天真未凿的山村少女了。
照我的设想:假如翠翠如愿和二佬傩送成其姻缘,而有人撮合大佬天保和团总的女儿一起生活,这一切就应该很圆满了。但是细想一下,当我心满意足地长出一口气终于放下心来的时候,我也不会对这本书的内容再有任何牵挂,我会轻轻合上书绝不会再翻第二遍。
为什么会这样?
读了不少小说,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大多是悲剧结局的。而那些“大团圆”结局的故事往往见于乡村剧场上演出的传统戏曲,而这样的戏曲到现在观众越来越少,往往是台上十几个演员粉墨登场卖力地演出,台下只有寥寥几个老汉漫不经心地观看。再就是《某某会》里的故事情节,你只能在闲得无聊时拿来解解闷,很难引起你长久地关注。
03
曾经看过一些《红楼梦》的续书,印象中有一部,写林黛玉死而复生,和宝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宝玉通过科举做了大官,黛玉身体也变好了,为人处世也像变了一个人,精通人情世故,料理起家务也极其精明,后来被朝廷封为诰命夫人;夫妻配合,日子过得蒸蒸日上;黛玉还有个弟弟,叫林什么玉,也通过读书科举,考中进士,手握重权,和宝玉在官场上互相扶持……感觉一股陈腐庸俗之气扑面而来,刺激得人无法呼吸。没有《红楼梦》原作者的境界,勉强续出来的内容只能引人作呕。
回过头来继续说《边城》的人物结局,其实包含了一个关于生活、关于人生的道理:人生是不会圆满的,这个世界是充满遗憾的。
看过《红楼梦》第一回,说女娲炼石补天剩下的那块石头,既经锻炼,已通性灵,因为没能补天,自怨自叹。当一僧一道过来边走边聊提到红尘世界中的富贵繁华时,这石头听了不觉打动凡心,苦求僧道带去红尘中走一遭,“享一享这荣华富贵”、“在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这僧道就给打了一次预防针:“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但是这石头凡心已炽,根本听不进去劝,苦求不已,僧道觉得也是静极思动,就带着去“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
这“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道尽人生真谛,《边城》的人物结局也当如是观。美好的环境,美好的人物,纯美的风土人情,组合下来得不到圆满的结果。
曾经有人做过实验,把最好看的五官组合在一起,无法变出最完美的面容。
据说杭州灵隐寺有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想明白了这些道理,不再追求事事完美,心中才能释然,人生才能过得安稳。
-END-
责编 |张子清
实习编辑 | 宋佳妮
版权声明
本文系“读者·新语文”独家稿件。
可发布于“读者·新语文”旗下各大媒体平台,版权及解释权归“读者·新语文”所有。
个人或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原创稿件凡经“读者·新语文”使用,即视作作者同意授予信息网络传播权,“读者·新语文”将有权在系列媒体平台上使用,本平台所支付的稿酬已包括上述使用方式的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