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色丰富的绣球(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志)
此八仙花非彼八仙花,我们今天的主角是不会变脸的八仙花——琼花。
探寻古琼花之谜
我们所观赏的琼花,和孟浩然可能看到的琼花,长得一样吗?
作为中国特有的名花,琼花究竟是何时在中国出现的?
古今大部分学者认为,汉代在扬州就有琼花并建“琼花观”之说纯属子虚乌有,隋炀帝为赏琼花而巡幸江都也是小说家之言。关于琼花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吕岩(洞宾)所作《沁园春》(后疑为宋王晋卿所作),其中有“见一花九朵,类玲珑玉郢,错落琼杯”的句子。据词中所咏,古琼花由九朵大花构成,但今日所见之琼花仅由八朵花构成。因为这一记载,导致琼花的真容一直困扰着古往今来的人们。
而琼花这种叫法,有记载的最早出现在宋人王禹偁笔下。王禹偁于北宋至道年间任扬州太守,曾作《后土庙琼花》诗,其序云:“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木也。俗谓之琼花,因赋诗以状其异。”不过从中可以看到,琼花之名在王禹偁记录之前就已经流传民间。
曾与琼花有过零距离接触的宋人郑兴裔,也为此专门写了一篇《琼花辨》,他说琼花与聚八仙有三种不同之处:花的大小与颜色、叶形质地以及是否有香味。其中香气的有无是最主要的区别。另外,据宋人描述,琼花多为九朵花围绕花蕊,而聚八仙只有八朵,这也是两者的另一不同之处。由此可知,曾亲眼目睹过琼花的宋人对琼花与聚八仙的区别是很清楚的,且认为琼花比聚八仙珍贵得多,难怪在宋人张翊的《花经》中,琼花被评为“二品八命”,而聚八仙只是“六品四命”。
然而,仅据宋人的文字描述,我们仍未能真正认识琼花的真面目。幸好宋代画家曾绘过不少《琼花图》,其中一部分尚留传至今。如宋人韩佑的《琼花真珠鸡图》绘琼花一枝,锦鸡两只,雄者立于石上,雌者立于地下。琼花树叶色翠绿,花色洁白。仔细端详,可以发现树上的琼花多为一花九朵,确与聚八仙不同。
南宋韩佑《琼花真珠鸡图》绢本设色 重庆市博物馆藏 (图片来自网络)
在传世不多的琼花绘画中,今扬州博物馆藏有一珍贵扇面石刻,由清人阮元、完颜麟庆、陈朗斋合作完成,绘九朵构成之古琼花,上题“琼花真本”,殊为难得。扇面由陈朗斋临摹,完颜麟庆题跋,阮元题识。由题跋可知,石刻扇面中所绘琼花形象来自于一本钤有秘殿珠林藏印的“琼花真本”绘画。因该画属宫中之物,完颜麟庆不敢私留,才请好友陈朗斋按图临摹,阮元题识,他自己题长跋留念。
此外,题跋中还提到完颜麟庆准备日后将此“琼花真本”嵌入扬州琼花观中,因为琼花观正是那株举世无双的古琼花的栽植之所。这三位清代名人由探寻琼花真容而结缘,尽管没能查到“琼花真本”石刻的真正资料来源,但他们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和老而弥笃的深情厚谊,更为其增添了几分珍贵。
“琼花真本”拓片 扬州博物馆藏(图片来自网络)
扬州琼花观(图片来自网络)
最终在植物学界,古今琼花之谜被揭开。植物学家认为扬州琼花观的那株古琼花就是现在的聚八仙,而石刻中记载的琼花只是聚八仙种系中的“单株差异”或“突变品种”,所以才会出现九朵花围绕花蕊的情况。因此,古琼花就是今日的聚八仙。
虽然没有找到记载中九朵古琼花,但琼花之美却穿越千年而经久不衰。琼花不以艳色迷人,不以浓香醉人,却以盎然的文气和洗涤浊尘的品德动人。经历千年风霜之后,琼花已经变成一种精神和气节的代名词,融入扬州城的历史文脉之中。
琼花文化
琼花观赏价值极高,北宋诗人韩琦对琼花表达了高度赞美,诗人赞叹道“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年年后土祠,独此琼瑶贵。”韩琦将琼花置诸四海,琼花丽质天生,以其清幽绝伦在万花丛中独领风*。“扶疏翠盖圆,散乱真珠缀”,这一句描写了琼花树大花繁,花色莹润如珠的外貌特色。“不从众格繁,自守幽姿粹。尝闻好事家,欲移京毂地。既违孤洁情,终误栽培意。”诗人举出琼花曾被两次移植的例子来说明琼花高洁清幽不与世俗同流的可贵品质。
欧阳修任扬州知府时在琼花旁建琼花亭一座,题匾“无双亭”,并做了一首《琼花》诗:“天下侍女号飞琼,不识何年谪广陵。九朵仙风香粉腻,一团花貌玉脂凝。名闻琳馆无双心,心在瑶台第几层?肯使落英沾下土,飘飘应是学飞升。”欧阳修的这首《琼花》诗,将琼花比作下凡的飞琼仙子,却不知仙子何时来到广陵。诗人用仙子比琼花,赋予了琼花神秘性,凸显了琼花的高贵仙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