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背水一战是假的?(上)
今天我们来说一下韩信的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实际上是指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
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在楚汉之争中,很多人都认为"背水一战"是韩信背水列阵、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恐怕是千古误解。这是因为韩信在"背水一战"之前,经过了周密的计划,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壮观激烈——背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那么,"背水一战"韩信与他的将士到底是怎样计划、决战的呢?
公元前205年,汉将韩信偷袭魏王豹,灭掉魏国。10月汉王又派他与张耳率几万军队向东继续挺进,攻击赵国。赵王赵歇和赵军统帅陈余立刻在井陉口聚集二十万重兵,严密防守。韩信自知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如采用强攻必会受挫,于是决定在离井陉口很远的地方驻扎下来,反复研究地形、地势和赵军部署。
赵国的一位谋士李左车也是一位高人,他对陈余说:"韩信此次出兵可谓是一路顺风,一路上打尽了胜仗。他就是乘胜鼓动士兵的士气,所以这次要企图攻下赵国。如果我们派人能够从小道抄了他的粮草,定让他不战而退。现在你可以给我三万兵马,用不了几天便可活捉韩信。"
李左车虽是位有才之人,但陈余未必肯会听他的话。他对李左车自以为是地说:"韩信的兵力很少,长途跋涉赶到这里又筋疲力尽,像这样的敌人我们都不敢打,别国会怎么看我们,不是更瞧不起我们了吗?"因此陈余并没采纳李左车的意见。韩信得知此消息后十分高兴。
因为难得碰上如陈余这样迂腐之人,但对如此有远谋的李左车心中很是佩服。他下令军中不得*李左车,生俘者赏千金。他把兵马集结在离井陉口三十余里的地方。
到了后半夜之后,韩信派两千名轻骑兵,每人带一面汉军红旗从小路迂回到赵营的侧后方埋伏起来。命令他们待赵军倾巢而出时袭入其大营,拔去赵军旗帜,全部插上汉军的红旗。韩信又派一万人马做先头部队,沿着河岸摆开阵势。
后面发生的故事,我们下一篇文章再来继续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