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于东汉的桂林一段历史故事,相传东汉时期,南方一带流行瘴气,患病的人手足麻木、下肢浮肿、进而发展全身肿胀,由于病多从下肢起,故中医称之为“脚气病”。
号称“伏波将军”的马援,奉汉光武帝刘秀之命,率兵远征广西,平息南疆之乱。军中士卒都是北方人,染此病者颇多,仗也不能打。马援只好下令安营扎寨,请随军郎中诊治,可随军郎中从没治过这种病,眼看患病将士日益增多,马援便下令贴告示:“只要有人献方能治这种病,悬赏白银五百两。”,告示贴在大营门外,可是一天,二天,三天过去了没见有人来献方......
这可如何是好?
没错,用薏苡仁!
伏波将军用薏苡仁控制住了将士们的病情,南征大胜,将军凯旋。
至于将军因一车薏苡仁种子而含冤受谤,则是后话了,此处暂且按下不表。
我们今天先来聊聊,为什么薏苡仁有这种“神奇”的“本领”。
《本草新编》是这样描述薏苡仁的:“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视病之轻重,准用药之多寡,则阴阳不伤,而湿病易去。故凡遇水湿之症,用薏仁一、二两为君,而佐之健脾去湿之味,未有不速于奏效者也,倘薄其气味之平和而轻用之,无益也。”
那么,薏苡仁究竟是如何利湿的呢?
利湿之水液代谢
现代中医研究认为,正常水液代谢紊乱是湿邪产生的原因之一。而湿邪所引发的某些症状,亦和水液代谢密切相关。
就拿比较常见的湿气重的相关表现来说:“头重如裹”是头皮及皮下肌肉或结缔组织中水液潴留的反映;“嗜睡困倦”是神经系统的水液增加,影响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过程;“舌体胖大”多与组织间隙水肿、淋巴或血液循环障碍、结缔组织增生等因素有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薏苡仁中的薏苡素和薏苡仁油在调节机体水液代谢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利湿之微生物
“潮湿的地方比较容易滋生微生物”,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外界环境,也适用于身体内部。
在某些外界湿邪致病的过程中,微生物是发挥协同作用(帮凶)甚至是主导作用(主谋)的。
比如,研究发现,湿浊痰饮等阻滞中焦是胃肠道微生物感染的有利条件,当致病微生物“寄居”在胃肠黏膜表面的时候,会释放出细胞毒素、蛋白水解酶等一系列“炮弹”,从而使我们的胃肠道产生相关反应,比如腹泻。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