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足癣的俗称,是累及足底和/或趾间的皮肤癣菌感染,男女老少均可患病。据调查,我国大约一半以上的成年人都患有足癣。因而一旦出现足跖部位皮肤问题,便会认为是患了足癣或是足癣复发了。其实,很多皮肤病都可发生于足跖部位,有些甚至是系统疾病的表现。
足也是多种湿疹性皮肤病常累及的部位。足部湿疹发病率相当高,甚至超过足癣的发病率。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与手部湿疹同时或先后发病的角化性湿疹,即胼胝性湿疹,常伴发皲裂,好发于足跖部;另一种好发于足跖内、外侧,皮损为典型的潮红、角化增厚、苔藓化,境界不明显,瘙痒较剧烈,常被误认为是“足癣”,而实际上却是湿疹。
鞋含有多种过敏原,可导致足部的接触性皮炎,又称鞋皮炎;这种慢性接触性皮炎往往不易被识别。鞋尖部所含的变应原常引起足趾及足背侧皮炎;鞋底部所含的变应原多致足底承重区皮炎。鞋类皮炎很少发生在足趾间,但可继发手部水疱疹。斑贴试验可帮助找到鞋类皮炎的过敏原。
汗疱疹是一种水疱性皮炎,与特应性皮炎或接触性过敏如镍相关。表现为剧烈瘙痒性水疱和/或大疱,易累及足弓,常伴有手掌的类似皮损。
幼年跖部皮病多见于3 ~ 14岁儿童。主要表现为跖前部及趾屈面边界清楚的红斑,表面干燥有光泽,可见细小裂纹,伴有疼痛,双足对称发生,以负重部位明显。病因不明,可能与穿透气性差的鞋袜,汗液潴留浸渍,加上运动摩擦造成表皮微小创伤有关。皮质激素治疗一般无效,可外用尿囊素霜。
掌跖脓疱病是一种嗜中性皮肤病,可能与脓疱性银屑病有关。皮损局限于掌跖,常被误认为是水疱型足癣,但以足弓处尤易受累;在红斑基础上周期性发生无菌性小脓疱,伴角化、鳞屑,病程呈慢性、复发性,对治疗反应差。
由微细棒状杆菌引起的红癣,也可发生于足跖,类似于趾间型足癣,常发生于后两个趾间,可见鳞屑、裂隙和浸渍;首选红霉素治疗。
窝状角质松解症为多种真菌或细菌感染,以棒状杆菌和细链球菌可能性最大。皮损表现为多数散在的浅表角质层剥蚀,呈环形或点状,直径2 ~ 4 mm,边缘可绕以深色黑沟而呈火山口状。伴多汗者可呈白色浸渍,有恶臭。控制多汗,外用夫西地酸及莫匹罗星治疗。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