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徐由立医生」讲到:春雷动,万物生,惊蛰是阴阳剧烈动荡的一个节气。此时,阳气如惊雷欲出,自然却春寒料峭,阴阳斗争最易诱发痼疾。
因此,惊蛰是历代养生家最重视的养生节气之一。
为何要重视「惊蛰养生」?
徐由立医生介绍到,惊蛰意味着春回大地,气温由南向北逐渐升高。虽然气温回升较快,但早晚温差较大,中午有燥热之感。
此时温度反复,极易诱发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士尤其要警惕脑中风突发。
另外,惊蛰时节阳气渐升,同时也是细菌、病毒开始生长繁殖活跃的季节。麻疹、水痘、手足口等病也容易多发,所以外出游玩时,最好不要到人多或通风不畅的地方去。
除此之外,早春花开的花粉浓度较高,此时过敏性鼻炎患者和花粉过敏患者,要注意加强预防,减少与花粉的接触机会。
徐由立医生表示,随着阳气升发,人们也就越来越会感到困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春困”。而肝木升发过旺,也容易出现烦躁、易怒、口腔溃疡、痤疮、失眠等症状。
因此,惊蛰时节的养生,十分重要。
中医提醒:惊蛰养生,
注意这4个方面!
那么,惊蛰养生具体该怎么“养”呢?徐由立医生从起居、饮食、疾病预防、运动四个方面,给出了她的建议,一起来看看吧↓
● 起居养生
春捂保暖防感冒,早睡早起去春困
穿衣要以“捂”为主,注意保暖,特别是膝关节不能受凉。
尤其是老年人,在此节气中不要因天气变暖而将衣服减得过快、过少,要预防感冒、流感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另外,还要注意按时休息。只有保证良好的睡眠,才能有健康和精力充沛的工作生活。
①在睡前半小时摒弃杂念,心情平静,有利于入睡;
②稍微活动一下身体,有利于身体的舒展和放松;
③睡前洗脸、洗脚,按摩面部和搓脚心,可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消除一天的疲劳,利于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