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在蝉鸣声中又到了一年一季的“鸡头米”收获时节。“鸡头米”以其珠圆玉润、白如凝脂的模样,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经过烹饪成脆嫩可口的美味,从而走向餐桌,深得食客们喜爱,也不枉其“水八仙”之一的美誉。
鸡头米上市
那么,作为时令佳肴的“鸡头米”又是如何生长、成熟,最终变成美味佳肴走向人们的餐桌呢?
“鸡头米”又名“芡实”,属睡莲科水生植物芡,分布在我国南北大部分地区。长江下游两岸的湖泊、河道、浅滩、沼泽、池塘等地方都有种植,江南温润气候及水网地带因适宜其生长,品质尤为上乘。
水田种芡
处于江南的吴江,由于气候适宜“鸡头米”的生长,在绿色发展的引领下,利用池塘、水网滩涂,因地制宜种植“鸡头米”,把“鸡头米”视作农业发展的富民经济作物,使之产业化。
水塘种植芡实
目前吴江种植的“鸡头米”品种有“黄种”“红种”两种,品质较为上乘,人工栽培在池塘内居多。以前还有野生带刺的“鸡头米”,现在已难觅其踪影了。栽种“鸡头米”前要把上年预留的种子,从水塘淤泥里挖出,剥出“鸡头米”后进行催芽育种,再移入苗田,待到秧苗浮出水面成浮萍罗盖样后即可移栽到池塘生长。到了晚春,四月中下旬就要对池塘松土,翻晒消*,为下一步栽种“鸡头米”做准备。那时,只见池塘内拖拉机及农人在骄阳底下辛苦劳作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