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应该是王维最有名的七绝了,而且在历代所有七绝中,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之一,在送别诗里,在劝酒诗里,都是毫无疑问的第一流作品。唐代送别宴会上唱这首诗的情况应该很普遍,以至于白居易的诗里写道:“听唱阳关第四声。”第四声是哪一句?就是劝君更尽一杯酒。且慢,这句不是第三句吗?那是因为唐人唱这首诗,除了第一句唱一遍,剩下三句都唱两遍,这就叫阳关三叠,叠的是后三句,不是叠三遍。按这个叠法,第四句才会唱到劝君更尽一杯酒,对,该你喝酒了。
这首诗又名渭城曲,因为首句说:渭城朝雨浥轻尘,送别是在渭城。古人送别,往往送行的人要送出去很远,比如王维送元二去安西都护府,出发地应该是在长安才对,但王维可能会一直送到渭城才折回去,所以分手的地方也就不在长安,而在渭城,分手的时间则是在早上,但两人应该是昨天就从长安出发,走到渭城找了个客舍住下,第二天一早,作最后的辞别。元二要去的安西,实在是太远,这一出去,至少几年都回不来,也难怪王维恋恋不舍,一直送到渭城这么远。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早上下了点小雨,所以地上的灰尘都被沾住了,不会尘土飞扬,说明这雨下得恰到好处,古代的道路状况,碰上大雨,泥泞难行,碰上大晴天,你就等着吃土吧,长安城都是如此,更别说这渭城野外了。所以现在这小雨下得太体贴行人了,而且雨水把客舍的青瓦和舍外的青柳,都洗得特别干净清新,空气肯定也清新怡人。这两句写得不算特别美,但是整个氛围非常贴心非常舒服,对,王维就是要写出这个感觉,为后文作铺垫。因为元二要去的地方,要经过漫长的戈壁沙漠,西出阳关嘛,可以想想在沙漠里走是个什么感觉,能有这么清新的小雨不?能有怎么青青的客舍和柳色不?一想到这些,会不会觉得现在这个环境,这个氛围,多么怡人,多么可贵,多么舍不得,又多么无可奈何。
劝君更尽一杯酒。
一大早就喝酒。不过古人有喝卯酒的说法,就是早上卯时起来小喝几杯,不多饮,而且尤其在宿醉以后,第二天早上再喝一点反而会比较舒服,王维既然把元二送到渭城,想来昨晚两人也没少喝,现在到了最后辞别的时刻,当然更要喝了。这里说的是再喝一杯酒,但这个再喝,是说昨晚喝了今早再喝,还是今早已经喝过一杯了再喝?我觉得语意上都说得通,不过我更愿意理解为昨晚喝过了,今早再喝。这个早上,没有觥筹交错吆五喝六,就是这一杯酒,喝过了,两个人就要各奔东西。有的时候多了就没意思了,就一杯,这一杯才显得非同寻常。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一句如果要细究意思,也是有歧义的。我们知道两人分手是在渭城,离阳关还远得很,阳关也不是元二要去的终点,何以这里会特别提到阳关呢?
元二要去安西,阳关是必经之路,不仅是必经之路,也是内地和塞外的分界点,在文化心理上,阳关有特别的意义,阳关之内,不过是寻常的出行,阳关之外,那就是远行绝域了,所以诗人才会把阳关特地标举出来。因为元二经过阳关,也一定会有不一般的感受,决不会是普普通通的冲州撞府的心理。
从渭城到阳关,再从阳关到安西,元二的旅程被分成截然不同的两段,但诗人的注意力显然是放在这后一段,所以西出阳关四个字,或者特指这后半段旅程,或者代指整段旅程,但不太可能理解为从渭城到阳关这一段。总之,诗人要强调的是,在这段绝域之旅里,元二将遭遇的是长久的孤独,远离故乡,没有故人,所以这一杯酒,才会具有特别的味道,喝下去,忘不了,这是远行的酒,朋友的酒,人生的酒。
有意思的是,这首诗有三个题目,分别显示三个地名。《送元二使安西》,这应该是诗的本题,显示的是目的地;《渭城曲》,显示的是分别的地点;《阳关三叠》,显示的是旅程的最重要的分界点。这三个题目,显然阳关的名气最大,当然,我们可以说是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千古名句,是它成就了阳关特殊的形象和意义,但阳关本身确有其特殊地位,是王维发现并赋予了它更丰富深远的意味。王维既是敏锐的,他发现了阳关,王维也是富于创造力的,他重塑了阳关,这就是艺术的伟大处,这就是诗歌的力量。
所以这首诗,虽然有三个帽子,却只可能有一个精神面孔,那就是无可替代的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