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据说我国历史上能做到的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他们也被称为中国的“两个半”圣人。
王阳明年轻的时候为“格物致知”,听了朱熹说的“一草一木,皆有至理”,便跑去官署亭旁的竹林,“格”起竹来。
他盯着着竹子,格啊格啊,格了七天七夜,愣是没格出分毫来,直到生病吐血才罢休。
有个叫九把刀的男人也这样做了,不过他“格”的是一个女孩,一个名字——沈佳宜。
不同的是,他没有王阳明那样格到生病吐血,也不是毫无所得,他是格了些 “东西”出来的。那些东西来的时候声势浩大,像溃堤洪流一般,冲刷着断壁残垣。
乐此不疲。
在他格沈佳宜的第十年,写了一本自传体小说,又过了五年,格出来个小说同名的电影,也就是这里要介绍的电影: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弘一法师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很遗憾的是,这世间并不是事事天随人愿,九把刀开始动笔写《那些年》小说之前,故事中“沈佳宜”的原型沈佳仪已嫁为人妇。
但那又怎样,“四下无人,我自狂歌”。
小说一经出版便大卖30万册,九把刀卫冕了那一年台湾的畅销书作家冠军,也把“沈佳仪”这个名字传遍了全台湾。
但这仍不够,不得不得说文人的执念是无法轻易休止的,他内心仿佛在高吼:“我诶,这可是我柯景腾(九把刀本名)诶!我喜欢你,你怎么能无动于衷,这世界怎么能无动于衷?”
于是他决定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正如电影中柯景腾所说:“要这世界因为有了我,而有一点点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