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1年,已经90岁高龄的季羡林不幸同时患上两种癌症——前列腺癌和膀胱癌。癌症引发的剧烈疼痛严重影响了他的饮食、睡眠乃至正常的生活。
彼时,季老的身体因病情而浮肿到面目全非,以至于旁人已经难以辨认,这还是大家熟知的季羡林么?
当所有人都在为这位高龄老人担忧时,季老却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
在生病的这段日子,季老严格遵从医生的嘱咐,该做的操,该喝的药一样不落。虽然大部分时候吃的都是清汤寡水。
但对于他最钟爱的北京烤鸭,每个月必吃一次。
即便季老的身体抱恙,但都没能阻挡他对工作的热情。早餐到午餐之间的三个小时是季羡林的工作时间,他会让秘书给自己读读当天的报纸好了解外面的世界。
午休三个小时后,季老就起身去会见前来拜访他的朋友们。就这样,一天下来过得即愉快又充实。
很难想象如此勤快且高寿的季羡林,其实从小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还因原生家庭的贫穷吃过不少苦。
2
季羡林生于1911年,他所处的村庄名为官庄,是山东省清平县中最穷的一个村。
更不幸的是季羡林的家庭还是这个村的贫困户。
他从小胃就不好,隔三岔五总是会犯些小毛病。
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从季羡林六岁开始,他就被父母寄养在城里的叔父家生活。
虽然,家境清贫,但季羡林从小天资聪颖,在三年的高中学习中,每年都以考试第一名蝉联学校的学霸之位。
在19岁那年,数学只考了四分的季羡林凭借出色的国文成绩,被清华破格录取进入德语系读书。
到了大学时期,季羡林特别喜欢写日记,因此总是用一些轻狂幽默的文字把一些校园的日常生活纪录下来。
比如,季羡林很喜欢去看女子篮球赛,他会在日记里写,其实自己不是去看篮球,而是去看大腿,有时嫌别人腿黑,看了半场就走了。
后来,季羡林的日记要被公开出版,他要求出版社对日记里“毁形象”的话一个字都不要删。
因为季羡林想向世人表态,他只是个普通人,比起圣人的称号,他更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大学毕业后,时年24岁的季羡林获得了一个德国留学的机会。
在学校以及家人的全力支持下,开启了他的留学之路。
季羡林就读的哥廷根大学位于德国西北部,这所创建于1737年的大学,曾经走出了3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在二战以前,它不仅是世界科学研究的中心,还是欧洲语言学研究的重镇。
季羡林刚来到哥廷根时,还不清楚自己应该往哪方面开展研究,只是朦胧觉得自己对古文字有很大的兴趣。
在大学时期,季羡林就开始向往探索佛教文化,而佛教文化又来源于印度。
在印度,每逢有隆重的仪式以及教会宣传,所发表的信息多以梵文为主,而中国人对梵文的理解又非常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