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寒流是导致智利北部、秘鲁沿海地区和厄瓜多尔南部干旱的重要原因。图源:Dr. Michael Pidwirny/Wikipedia
不单是太平洋边的阿塔卡马沙漠,我国沿海的南方地区也面临着气象干旱问题。
截至11月15日,中央气象台已连发90天气象干旱预警,南方大部地区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特旱面积达到50.3万平方公里。

全国气象干旱综合监测图。图源:中央气象台
在大家的印象里,浙江的温州、台州可谓是江南水乡的代表。
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是不折不扣的江南鱼米之乡,又是标准的沿海城市,怎么着也和缺水、连居民用水都告急沾不上边。
而偏偏就是在这江南水乡,却出现了真实缺水的一幕。
据温州市气象局数据,温州全市7月以来降水稀少,各县(市、区)均偏少6-8成。浙江省气候中心卫星遥感气象干旱监测显示,温州市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特旱”等级。
据台州日报报道,今年以来,台州主汛期7—9月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偏少54.2%。目前,台州温岭、玉环、天台、仙居、三门等县市台州继续维持抗旱Ⅳ级应急响应。
海洋资源丰富的浙江,为何频频发生干旱?
最重要的原因是降水量明显偏少。从全国范围来看,据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介绍,今年夏天,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伊朗高压东伸,并与中纬度的大陆高压相结合,导致在我国上空形成大范围的暖高压带,在其影响之下,水汽向我国输送的渠道被阻断,导致降水明显偏少。
以浙江为例,今年就迎来了有气象纪录以来最热的夏天。据国家级气象站统计,浙江今年大于等于35℃的高温日,累计达3969站次,较常年多2196站次,为历史最多。
另一方面,台风未能对浙江形成有效降水。截至目前,今年共诞生22个台风,其中影响浙江的仅“轩岚诺”和“梅花”,少于往年平均的2.9个。由于路线问题,两个台风都在温州近海北上,未能给浙江带来有效降水。而其余台风多为西进或者北上后直接东移,不仅没能给浙江各地带来降水,反而将水汽吸走,导致降水进一步减少。

温州各地今年与常年同期汛期雨量对比。图源:温州市气象局
降水量的减少能直观体现在数据上。9月下半月至10月,浙江全省平均降水仅32毫米,只有常年的两成,秋季的持续少雨,使浙北旱情再度露头,浙中南旱情持续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夏秋连旱。
伏旱、秋旱连冬旱,浙江多地水库见底

11月6日气象干旱等级监测。图源:浙江气象
由于持续干旱少雨,浙江多地出现供水紧张。
10月23日,乐清市水务集团就发布了通知,全市紧急限水,隔日分区供水。
按照当地防汛防旱指挥部的通告,乐清市的桑拿、公共浴室、游泳池、洗车等服务行业被暂停供水,酒店、电镀企业、建筑公司等耗水量大的企业被限制供水,自来水不能用于园林绿化和道路卫生,禁止私自从水库取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