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班下班时间界限
奥威尔在他的《1984》中这样写道,如果你没能好好地把握生活与工作的平衡,远程工作的自由就会变成奴役。这种情况是可能的,因为当你从朝九晚五的生涯中解脱出来之后,很容易又会套上全天不停工作的枷锁。
正常的工作时间是早9:00到办公室,晚6:00完成一天的工作下班,而远程办公往往是这样的状况:
早上8:00你就开始思考,我要起床开始工作啦。在下午完成一天工作交付给领导或者是同事之后,他们晚上8点或者9点,微信要求你修改,你的工作时间会被拖延到深夜11点左右。
没有办公室和家庭的空间转化,也没有上下班的时间界限,正常的8小时工作,被无线的拉长,让你感觉自己一直在工作从未休息过,相信第二天你就会抵触这种工作模式。
英国的斜杠达人艾玛·加侬就在自己的《个体突围:真正的高手,都有破局思维》书中告诉我们边界很重要。当你在家工作时,很容易让你的工作生活变成家庭生活,因此,保持两者的区别很重要。
1、工作时间的界限
没有空间的转换,我们更需要时间的界限来区分上下班。
这时候就需要设置时间表,在每天结束的时候问一问自己,工作是否完成?
如果工作完成,就心满意足的停下来,如果工作没有完成,我们也要记录相关的工作进度。
分析没有完成工作的原因,调整自己的状态,分析问题出在哪里,第二天进行改进,同时在固定时间对自己的工作复盘,清晰的记录出完成项和未完成项,然后结束一天的工作。
2、区域的界限
在家工作,最大的障碍是工作和生活区域不能区分,特定的工作环境能够帮助我们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家里有单独的书房是最好的,没有的话,也要尽量在你的空间之内开辟出一个适合自己办公的区域,尽可能的远离卧室,如果不能远离卧室,也一定要远离你的床。
像床、沙发,榻榻米这种地方本身就非常的生活化,你在这样的地方工作状态就放松,而且时间长了你的身体也会僵硬。
3、个人状态的界限
对个人状态最大的干扰就是穿着睡衣工作,所以在这里强烈的建议大家一定不要穿着睡衣工作。
因为当你穿着睡衣工作的时候,就会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我在家我想休息,就很难进入到高效的工作状态里。
通常情况下,我自己是早起后先运动,然后给自己换一套衣服,如果不洗脸的话一定要刷一个牙,然后喝一杯咖啡,开启一天的工作模式。这一系列的动作,就会让身体和心态调整到工作频道,坐下来之后就不会太过于反感与放松。
如果你愿意起床之后洗漱、画个妆的话,也会让你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好起来。
三、共享资源,提高团队效率远程办公最需要考虑的就是工作效率问题,怎么促进团队更高效的工作?团队成员之间学会共享资源,包括时间的共享,日程表的共享,工作进度的共享。
1、时间共享
团队之间的远程办公要保证团队成员间的时间有所重叠,也就是说大家要在同一个时间开始工作。在字节跳动公司,他们通常是这样: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线上开工仪式”,这个开工仪式非常正式,你不仅仅要起床,还要认真地洗脸、刷牙、而且要洗头。
洗头特别关键,因为在家工作已经很苦闷了,相信小伙伴们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看到你的大油头。
不仅如此,为了让团队小伙伴在家闭关的时候,不被工作和寂寞压垮,他们还准备了每天不同的打卡主题,比如工作日他们轮换会议主持人严肃打卡,而周末,他们打的是“云健身平安卡”。
这种轮流打卡的形式能够促进大家在同一个时间开启一天的工作,共同进入到工作状态,提高彼此的效率。
2、日程表的共享
日程表的共享是让同事或老板知道你的一天是怎么安排,都需要做什么工作。
对个人而言,有了自己的日程表,掌控自己一天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同时你也通过他人的日程表了解对方的空闲时间,彼此聊个天休闲一下。
对管理者而言,如果能看到员工的这种日程表的共享,是一个很好的分析和管理依据,掌握每一个人的工作进度,推测出团队的资源投入和精力分配,做出合理的调整。
3、工作进度的共享
定期的汇报工作的进度,领导可以对你的工作进行反馈,同事之间也可以根据进度相互协调,让每一个人都感觉自己是在一个团队当中,而不是被困在一个小小的房间里。
如果你比较反感总结汇报这种事情,觉得是公司在监督个人,不妨反过来想想,如果你在家办公学习,不向上级汇报,自己也要定期整理和复盘,你才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做到心里有数。
而且跟他人分享你的进展心得,甚至你遇到的困难,你也会得到积极、有效的反馈。
最后我们来总结下,远程办公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应对突发状况,打破地域限制,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给自己一个清晰上下班时间界限,将办公区和生活区分开,同时和团队成员共享资源来提高远程办公的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