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写字楼里的上班族用餐如何保障?
光明网评论员:午休时间短、供餐场所少、餐饮消费占比增高、自备午餐精力又不足,去哪吃、吃什么,正成为职场人的困扰。媒体援引专家建议:有条件、有场所的单位尽可能提供订餐或开办食堂,若条件不具备、能力不成熟或者场所不宽裕的单位,可以联合其他单位或者园区共同设立食堂,从规模上降低成本、减轻压力。
“食堂”是个既老又新、既远又近的词汇,如果采访不同年纪的国人,每一代人关于食堂的叙事都大相径庭。生产队食堂一度是“大锅饭”的具象化,工厂机关食堂曾是“编制人”的体面,而食堂外包、竞标式运营几乎是市场化改革的缩影。从内在于工作单位到被迁出工作单位,从被市场化餐饮业取代,到现在又被呼唤回归,食堂到底是一个什么符号?
食、住、行,教育和医疗,是内在于职业的福利,既是个体选择职业的基本考虑,也是社会判断一个职业地位的潜在标准。食堂迁出单位,被更多元的供给所取代,意味着这个职业的薪资性福利可以覆盖市场化选择;其实也更意味着这个行业处于上升期,集中行政成本专攻自身领域、服从服务业细分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而食堂以实物形式回归公司、单位,一方面说明薪资在购买力上的缩水,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一个信号:行业的各种成本已不必高度集中于那个可以增值的点,发展由求“进”变为求“稳”了。
前段时间大热的媒体报道“月薪两万,吃不起中式快餐”,一度登上热搜,和今日这个话题相互参看,不就是这个道理么?
市场细分是一个总体生态,是各行业、无数市场主体的预期互相支持的系统。一个炸油饼的就一门心思炸油饼,不用担心出门没裤子穿、没雨伞打、没车子坐,就是这种预期。同样,编程的、修片的、做文案的、搞投资的不用在自己公司做饭,知道写字楼下有各种吃食、外卖平台有各种食材可选,能高配能兜底。而各种餐饮形态——不管是传统餐厅、共享餐桌还是家庭食堂,都敢开、敢细分,对楼上的人流有把握,也是如此。这种对市场整体供给和市场系统性的信任,对自己干好“这一行”就能购买“很多行”产品的预期,正是市场细分和发育的内在力量。
单位(公司)的“食堂”,就是这种市场起落中的符号。它产生、迁入、迁出、再迁入,代表着我们怎么评估自己职业的走向、行业的走向,也代表着我们在生活安全性和体验性之间的选择。减少货币性流动、个体化购买,回归一个能够保底的公司食堂,肯定是可理解的,但细想想也让人唏嘘。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史学会要求《长安三万里》道歉,公道自在人心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