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是敦煌的名片,古时候北窟是供僧人起居所用,叫做毗诃罗窟,南窟有许多的精美的佛教造像,叫做支提窟。现在莫高窟已不是佛教道场,没有僧人住持了。
对面,隔河远望的是三危山,浩浩汤汤,绵延千里。《山海经》载,“舜逐三苗子三危”。可见它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早得与神话分不清界线。这么一座三危山来做莫高窟的影壁,气概之大,人力莫及,只能是造化的安排。
这样的一个大开大合、气象千里的所在,是何人发现,何人发端的呢?
天地间走来的行脚僧公元366年的一天,也就是前秦建元二年,一个云游僧人来到这里。他叫乐樽,打哪儿来,到哪儿去,完全没人知道,后人也无从追溯。唯一知道的,是他手持一支锡杖,云游四野。
禅僧行脚是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的。古时候,行脚是僧人修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到大寺院去参访修学,或开辟新修行道场,或云游传播佛法。虽然交通工具不发达,但是大致公路还是具备的,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官道和驿站。但行脚的禅僧不仅仅在大路上行走,有时候也披荆斩棘在深山与河畔行走,艰辛不是我们现代人所能想象的。
行脚最重要的意义,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使身心摆脱对外在事物的依赖。我们有过远足旅行的朋友也许会有体验,走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身心俱疲,头脑放空,内心反而愈发清明,物我两忘,十分接近禅意。
近代佛教大师虚云老和尚说过,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走过了山山水水,外面的境界在不断地变化,但自己内心却越来越清明,内心的觉受越来越坚固。所以,现代人在遭遇挫折烦恼迷惘的时候,远离城市喧嚣与俗世烦扰,不管不顾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徒步远行,也不失是一种给自己精神清零、情感刷新、思维格式化的极佳方式,于身心都非常受用。
话说当年,乐尊和尚到达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时,已经是傍晚。沉沉大漠上,一条白亮亮的河流蜿蜒流过。岸那边是戈壁一片,黄沙弥漫,荒凉辽阔,一片苍凉;岸这边是鸣沙山脉,山脚下白杨成林,芳草茵茵,百鸟争鸣,生机勃勃。天色将晚,他茫然四顾,就在河滩想找地方安顿打尖。
不想眼前却突现奇景,在赤色的夕阳下,山川浩荡,烈烈扬扬,三危山反射着金光熠熠,濯濯童山居然幻化为静穆肃然的千百僧侣。那一刻,天际流光溢彩,照得晚霞呈五彩祥云,照得大漠瑞气升腾,照得乐樽满面彤红。他就那样怔怔地站着,有所憬悟。乐樽原本就悟性极高修为极深,他以高僧的非凡法眼,看出这是天现瑞相,认定此地是修行的绝佳道场。他把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闭目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
伟大的佛教道场诞生了乐樽和尚一心一意化缘建窟,将自己的期冀、生命,都融入到大漠上这个山脉之中。不久,第一个石窟就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似的陡坡上开工了。他在峭壁上搭上木架,经年累月地一锤一锤地凿出了一个禅窟。敦煌首窟,究竟全部是他一个人一下一下凿出的,还是他也雇佣了工匠,请了专业人士参与,不得而知。总之,他从此就在窟中安心地打坐禅修了。
不知过了多久,另一位法良禅师从东土行脚至此,也相上了这个阿兰若处,便在乐僔禅师的窟侧,也凿建了一个禅窟。由此,这两位不知何方人氏、生卒时间的僧人——释乐僔和释法良,一同被尊为莫高窟开窟的鼻祖。
初期的石窟仅用于禅僧苦修,非常简朴,有土炕、烟道、油灯等生活设施,基本上没有雕像和壁画等。但是众僧在化缘之时广为传播,远近信众居士也就纷纷来此朝拜。日复一日,新的洞窟也一一挖出来,陆续开凿了两百多个禅窟。乐樽的佛洞更是引来无数官宦商贾,乡绅*客的关注,纷纷前来朝拜供养,其中不乏出钱出力出策者,充裕供养使莫高窟愈发规模宏大,香火旺盛,灵气聚集。
因乐樽法师的奇遇广为转播,筑窟之风经久不衰,一朝胜似一朝。从前秦时期到唐代武则天时期,在峭壁上层层叠叠共5层,南北长1600多米,高低错落,鳞次栉比。高峰时,已开凿窟室千余龛,因此称“千佛洞”。尽管政权更替,然而敦煌的历代管辖者,大都崇信佛法,推动着莫高窟的持续开凿,北魏、隋唐、吐蕃、西夏、蒙元,莫不如是。其间的若干灭佛运动,又因莫高窟地处塞外边陲,而较少波及。
宋朝以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盛,莫高窟也开始走向没落,最终在元朝时不再有新洞窟开凿,莫高窟这一殊胜道场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莫高窟名称的由来千佛洞是俗称了。“莫高窟”一名是在隋代时开始的,在藏经洞的文物中有确切记载。至于为什么叫莫高窟,敦煌学者做过研究, 说法有三。
一是地势最高而得名。莫高窟修造在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周围是大沙漠,其地形比敦煌绿洲高近百米,百姓们又称之为千佛山。古汉语中沙漠的漠与莫高窟的莫是通用的,所以在沙漠高处开凿的石窟便叫漠高窟,沙漠的mo,后来演变成如今的莫。
另一说法是因地命名。在古代敦煌鸣沙山又称为漠高山。山下有漠高乡。千佛洞在漠高山下,属漠高乡所管辖。因此便由漠高山、漠高乡演变而来。
还一说法就是纪念乐僔和尚。莫高窟之辉煌顶峰虽不在乐樽之时,但所有后来者均公认:乐樽的人品修行最高,后人的道行都“莫高于此僧“,难以逾越。为表崇敬之意,尊此地名为“莫高窟”。
现在所说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石窟”则是一系列石窟群,包括莫高窟之外,还有西千佛洞、榆林窟等多处,打包在一起的总称。通常游客参观的莫高窟是南区,共492个石窟,并不都开放。如果将北区以往僧人居住的石窟都算上,应该是752个。
在古代,莫高窟是个巨大的佛教道场,是僧侣们修行之所。现在则是一座巨大的美术、雕塑陈列馆。保留着上起十六国,下至元代等十个朝代1600余年的洞窟,窟内金碧耀煌,绚丽夺目。有色彩鲜艳,琳琅满目的壁画4.5万平方米;有栩栩如生,干姿百态的彩塑2415身。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集佛教、建筑、彩塑、壁画、历史、文学、音乐、舞蹈及百科之大成的艺术宝库!
有生之年,敦煌莫高窟,是你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
甘肃及河西走廊话题文章:更多文章,请在合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