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气对于茶而言,好比韵律对于音乐,气质对于女人,是难以言说而又无比美好的存在。
每年新茶上市,西湖龙井总是备受瞩目的那款茶。
不过,对于西湖龙井的香气,却是存在着不少误区。
炒黄豆香
很多爱好西湖龙井的茶客,往往以喝到炒豆香为最高标准。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真正的西湖龙井,应该是散发出纯正的兰花香、豆花香者为上。
清朝陆次云形容龙井时说:“龙井泉从龙口泄出,水在池内其气恬然……其地产茶作豆花香……采于谷雨前者尤佳,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钱塘县志》也记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
因此,西湖龙井最应该体现的特征应该是豆花香,一种优雅馥郁,闻之怡人的香气,而这种豆花香其实是类似蚕豆花的香气。
蚕豆花是豆科杜鹃属植物,也是一味中药,开花时即被采收,晒干或烘干,气微香、味淡。可用于治疗呕泄、咯血、鼻衄、热并发斑等症。
古人闻到并捕捉到了这种香气,实在是相当准确而敏锐。
而炒黄豆香,实际上是一种通过工艺达到的高温香,并非西湖龙井本身所具有的嫩香。
我们知道,绿茶的原料以鲜嫩的芽头为主,不同的品种,表现出的嫩香也各不相同。
而从工艺方面来说,在*青时茶叶的香气会转变为青气—清香—花香—嫩香—足火—高火几个层次。
炒豆香,则是在干燥温度70-80℃即可获得,而且几乎所有的绿茶炒到高火,都可表现出“炒黄豆香”。
那么,炒黄豆香为何会被追捧为高等香气呢?
其实,这是由于过去技术落后的情况下茶商的无奈之选。
在过去,茶叶如何保鲜是一个难题。
西湖龙井茶上市后,马上就是梅雨季,空气潮湿,易导致茶叶变质。随后炎夏接踵而至,高温高湿的环境会会加速多酚类物质氧化,导致茶叶香气散失,为了让产品品质趋于稳定,制作者往往会有意将茶叶炒过一些,让龙井的豆花香转成熟豆香。
就这样,炒黄豆香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逐渐被市场认可,不仅如此,它还鸠占鹊巢,居然成了多年来人们默认的“经典”香气。
青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