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朱合华教授的弟子,而朱教授便成了她的人生导师。
“很多具体工程项目虽然在工艺上实现了突破,但理论方法之后,问题远未解决。”朱教授的这句话令她茅塞顿开。
于是,庄晓莹在读研期间将数学理论应用到工程材料稳定性分析的研究中,并发表了论文《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无网络法研究》,没想到这条研究理论的道路一走就是10年。
出国深造,斩获千万奖金越努力越幸运,硕士一毕业的庄晓莹就迈进了英国杜伦大学的大门,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且还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全额奖学金。
读博阶段的她,人生就像开挂了一样,拿奖拿到手软,而且这些奖项个个分量十足。
2007-2010年 英国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陶乐茜研究生奖学金(DHPA)全奖
2007-2010年英国海外研究生奖学金(ORSAS)全奖
2009年英国工程计算力学协会年会最佳会议论文奖;
2010年英国计算力学辛克维奇最佳博士学位论文奖,
2010年 英国计算力学辛科维奇最佳博士学位论文奖(年度唯一)
博士毕业之后,她又来到挪威大学继续攻读结构工程的博士后,4年之后的她已经收到来自多所国际知名大学的真诚邀请,希望她能到校任教。
同时,她的研究成果还引起了德国科学界的关注,2015年她成功斩获德国索菲亚·科瓦雷夫斯卡亚奖的获得者,奖金高达165万欧元,折合人民币远超千万。
索菲亚·科瓦雷夫斯卡亚奖不仅是众多科学家们终身追逐的荣誉,还是奖金额度排在全球第二的科研奖项。
可想而知,能拿到这个奖励的庄晓莹有多优秀,毕竟全中国也就7个人获得过此殊荣,而她也是中国唯一获得该世界级大奖的女科学家。
众所周知,德国一直以严谨的科研态度、优越的科研环境和丰厚的待遇著称,并且也因此吸引到很多来自世界各国的年轻学者、科学家。
作为众多学者和科学家们的学术向往之地,大概有超过66%的索菲亚 ·科瓦雷夫斯卡亚奖获得者会选择留下来继续搞研究。
德国非常看好庄晓莹在专业领域的研究,据说她是德国最想留住的女科学家。不过,面对如此优厚的待遇和条件,她始终心系祖国,坚持拿完奖项就回国。这份执着和任性确实难能可贵!
如今的庄晓莹是一名温润儒雅的大学教授,已在母校同济大学任教十几载,同时也从未停止过自己热爱的学术研究。不仅是学子们心目中的“女神”老师,也是我们国家最美的女科学家。
我不想用诸如“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靠实力吃饭”这样的话来评价一个女科学家,因为众所周知,颜值是最不保值的资产,在科学家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与其他削尖了脑袋要出国发展的精英人才相比,庄晓莹是值得钦佩的。面对巨大诱惑,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报效祖国。
国内的科研环境、待遇与欧美国家相比确实差距不小,就拿庄晓莹在德国获得的这次世界级大奖来说,它最大的好处除了丰厚的资金支持以外,还可以直接在德国招收博士、博士后加入她的研究团队,但若按国内程序,这很大可能要等上几年。
不过即便如此,庄晓莹依旧对我们国家充满信心,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示范。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年轻科学家会选择回国搞科研,发展科技,科技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