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
9岁男孩在小区内被疯子活活打死,过程长达半个小时,有人拍视频,有人围观,就是无人帮一帮这个大喊“救命”的孩子,使得他在绝望中死去。
每当看到这种见死不救的悲剧,我们就会一边感慨,现在的人真是冷漠;一边叹息,社会上一些人的寒心做法,让大家不敢再做好人。
为什么这么多人围观,却没有人伸出援手呢?在社会心理学上,对此有一个专门的名词解释,叫做旁观者效应。
什么是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又称责任分散效应,我举个例子来进行解释。
- 如果领导要求你一个人独立完成某项任务,你的责任感就会很强,也会积极地去做,因为完不成,领导会找你事。
- 但如果领导是要求你在内的几个员工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你的责任感就会变弱,因为事情即使做不好,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有事大家一起担。
这两种现象,描述的就是旁观者效应。
还有一个案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概念。
1964年,纽约市发生了一件著名的案件——珍诺维丝事件。住在皇后区的珍诺维丝(Kitty Genovese)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谁知路上被歹徒袭击死亡。
让人震惊的是,在她被歹徒追逐的半个多小时里,有38人都看到了,但没有一个人听到呼救声后上前帮忙。直到歹徒离开,才有人报警。
珍诺维丝身亡后,许多人才感到深深自责。因为珍诺维丝可以求助的人太多,大家都以为别人会帮忙,结果最后反而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
为什么会出现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的出现,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心理学原理,其中一个是我们在上面已经说过的,责任不明确,导致可以逃避责任。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当我们对情况不清楚的时候,其他人的反应就会影响我们对整体情况的认知、判断和解释。
- 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男人在打女人的时候,第一反应可能是:怎么能这样呢?我要去阻止那个暴力男。
- 可是如果旁边有其他人,而他们只是观望,我们可能就会想:会不会是情侣在闹矛盾?我去插手,会不会出力不讨好?
于是,我们选择继续观望和等待。结果就导致了一种情况,人越多,越容易只观望不行动,也就出现了旁观者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