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幼儿对接触过、感知过的事物印象较深,创设鲜活、生动的情境,容易引发幼儿之间的谈话。记得有一次班上一个小朋友在上幼儿园的路上捡来了一只蚱蜢,立即引起了许多小朋友的关注。我觉得这是一个好话题,刚好班上也开展“昆虫”主题活动。于是我提出了“蚱蜢是昆虫吗?”的问题,孩子们热情很高,纷纷利用自己的知识解说着蚱蜢是不是昆虫。
有的孩子之间还开展了辩论赛。你一句,我一句,好不热闹。还有一次,我发现孩子们迷上了动画片《西游记》,于是第二天我就让孩子们讲讲自己喜欢的动画片。马上有小朋友说我喜欢看《西游记》,因为孙悟空很厉害;另一位说我也喜欢看,因为孙悟空的金箍棒好厉害喔。再来一个小朋友说:我比较喜欢奥特曼,它能打怪兽,是最厉害的……,一个晨间谈话时间幼儿不愿休息,都兴致勃勃的讨论着。
三、改变谈话技巧,使幼儿会说1.教师见机行事,平等介入
教师在幼儿谈话时须认真观察,当发现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只听不说,教师就可以有意提供语言示范,以游戏化的语言鼓励其参与说话;当讨论出现僵局时,教师可通过提供信息、观点等方式引发话题。
2.设计开放式的问题启发,引导幼儿逐步拓展谈话范围
开放式问题常常有多种答案。幼儿在谈话时,老师可以辅以适当的提问和启发,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论,能加深谈话内容,帮助幼儿逐渐学会一些谈话规则,掌握谈话思路和方法。如猜谜语时,可对讨论加以指导:“你是怎么猜出来的?”等等。通过以上个别、集体游戏等形式,幼儿逐渐掌握了谈话的技能,使幼儿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能说,增强了幼儿的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