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在每年的12月4日设立的节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宪法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是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的。
今年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同步展开的“宪法宣传周”主题为“以*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宪法的颁布、修订历史
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制定和颁布四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自1982年公布实施以来,全国人大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先后5次对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使之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力宪法保障。
1949年
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于1949年9月29日颁布,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被称为五四宪法,是在《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
1975年
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5年1月17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被称为七五宪法。
1978年
第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8年3月5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被称为七八宪法。
1982年
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我国现行宪法。
1988年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3年
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9年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004年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018年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制定宪法的意义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宪法是国家法律法规和各种制度的总依据,而“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迫切需要。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人民日报-/2021年/2月/4日/第 016 版
宪法的实施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新时代宪法实施的具体方式可能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立法,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宪法条文规定得以具体化,同时通过法律体系使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得到保障;二是宪法的直接适用,主要是指党中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等宪法主体,直接适用宪法行使相应职权;三是宪法解释,从广义来看,宪法的立法性实施本身也可以视为一种宪法解释,而从狭义而言,宪法解释主要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具体条款的解释。
——《*法治思想与新时代宪法的实施》-东方法学-2021(4)
结语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
**强调,“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是实施宪法的重要基础”。尊崇宪法、学习宪法不只是国家宪法日的主旨,也是贯穿每个公民一生的课题。只有让宪法真正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众,才能充分发挥宪法治国理政的作用。
来源:CNKI法律数字图书馆
2021/12/2(2489)人民检察为人民 排忧解难暖民心
“中国之治”的独特治理密码
宪法宣传周|关于宪法,你了解多少?
【百年党史中的检察档案96】检察机关积极投入第三次“严打”整治斗争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勃利县人民检察院
*bljcy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