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陷入寒冬:财经类高校招生遭遇严重断档
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意外的事件,其中部分985高校的招生分数线意外*,而另一些普通高校则面临大规模招生断档,迫使多次征集志愿。这些意外的发生,凸显了学生填报志愿变得更加理性慎重的趋势。
其中,师范类院校成为了招生困局的重要一环。广西师范大学和南宁师范大学的空缺名额接近500个,而四川师范大学更是高达2500个之多。这一现象打破了传统认知,让人不禁疑惑。
“两财一贸”为代表的财经类院校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明显下滑,而这种趋势在短时间内难以扭转。头部财经类院校的分数线大幅下滑,导致普通财经大学的招生情况更为严峻,许多学校未能按时完成招生任务。
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其在理科专业竟然出现452个空缺名额,再加上文科需要补录的名额,总计预计需要补录460个以上。这无疑成为笔者所见过的规模最大的财经类高校补录。
更令人担忧的是,安徽财经大学等众多财经类院校内涵着不少备受诟病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缺乏技术含量。虽然这些专业的名字听起来高大上,但实际上缺乏吸引力,学生们未来只能面对月薪3000的工资前景。
理科招生的遇冷也在情理之中,因为理科学生有更多选择。相比之下,他们宁愿选择二本院校的计算机或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而不是学习这些缺乏技术含量的财经冷门专业。
因此,如果有机会考上名校甚至读研究生,财经类专业或许是不错的选择。但对于高考成绩在600分以下的学生来说,选择普通财经高校的冷门专业则未必划算。当然,如果家庭有能力安排到银行或金融机构工作,那或许可以大胆尝试。
总体而言,财经类高校的招生遇冷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选择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和家长在捡漏时应慎重考虑,尤其要清楚家庭情况和个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