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科学活动指的是学前儿童在好奇心和科学兴趣的指引下,运用自身的感知器官,主动地和周围的物质世界(自然物和人造物)相互作用,通过感知、操作、思考和交流,探索、发现和理解周围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它是实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最有效的途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主要有∶正规性科学活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和偶发性科学活动。
二、正规性科学活动
(一)内涵
正规性科学活动是由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内容,提供相应的材料,有步骤地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正规性科学活动是画向全体儿童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要求全体儿童都必须参与的科学活动。
(二)特点
1.学习内容统一、固定,由教师选择。
2.学习材料由教师统一提供,所有儿童共同操作。3.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直接指导较多,时间和空间受限制。4.学习的形式以集体教学为主。(三)作用
1.保证每个儿童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技能。2.教师的直接指导提高了儿童的学习效率。
3.集体教学的形式可以使儿童和同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四)设计活动过程的设计∶
活动过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具体展开的运用,是正规性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因此,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指导是关键。
(1)导入环节的设计教师根据课题内容及目标,从幼儿已有的经验或从提供给幼儿的探索材料或环境出发,提出问题或简短的指令,引起幼儿的好奇,激发幼儿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2)进行部分的设计
在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主要依靠提出问题来引导儿童探索。一般来说,教师设计的问题应以开放性问题为主。(3)活动结束的设计
正规性教学活动通常有时间的限制。教师需要精心地设计活动的结束方式,引导幼儿产生新的探索。
(4)活动延伸的设计
活动结束,教师可以将这次活动引向一日活动中的其他活动,也可延伸至其他领域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