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问题又重新聚焦到人脸识别上了。它究竟是借助何种原理来运作,又为什么具有那么大的“被破解”的风险,却一直被各方继续沿用呢?
人脸识别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会被破解?智能时代AI当道,大多数人可能以为人脸识别也是应运而生的产物,但其实人脸识别早在30年前就已经有了——以前的公司打卡考勤时候就是采用人脸识别,但由于故障频出,所以现在基本上都流行各种软件依靠定位和WiFi打卡。
无论是以前的考勤打卡,还是现在各个软件的身份验证识别,其内在原理是一样的。
人脸识别的技术是一种根据我们脸的特征来进行身份识别的生物技术,其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就是图像。
学过计算机的人都知道,无论是文字还是图像,要通过电脑输出的话得靠对应的程序先进行解码,比如当我们向电脑输入一张图片后,计算机的程序会按照图像里的像素与写好的代码对应,从而找到匹配的数字来将这张图像进行输出呈现。
换句话说,一张图片由多个不同的数字合成,那每一张图片中的某一部分肯定会有数字相同的情况,更何况我们的脸本就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相同数字的情况只会多而不会少。
人脸识别系统首先需要对人脸进行监测,在排除环境的杂质、校准了人脸后,就会将当前监测到的人脸与早就采集好了的人脸数据库进行搜索和比对,在得到精准的相似度后确定人脸的身份。
而无论是前期人脸的采集与计算机的解码,还是运用时人脸比对的过程,这些步骤都极其容易被破解和复刻,所以人脸识别系统虽然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但其实风险也很大。
人脸识别系统存在的风险没有任何技术能够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人脸识别系统也是如此。虽然人脸识别为我们的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加了一道防护甲,但是这道防护甲有时候也会反向攻击我们。
之前有一则新闻报道到一名女子的手机半夜自动下单了淘宝购物车里的全部东西,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既没有用到支付密码也没有人脸识别这一项。第二天醒来这名女子大惊失色,以为发生什么灵异事件,后来细查后才发现原来是人脸识别出了差错。